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吸收了荀子的“性本恶”理论,并且结合材料分析“人类

的本性具有‘自利主义’的因素,因此法治应该充分运用‘好利恶害’的人性以调整并引导

人民的行为”可以得出主张遵循人性的法治规范,D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韩非子提出了系

统的法治理论,排除A项;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C项;

材料中未提到遵循合乎时势的立法原则,排除B项。故选D。

答案D

2、解析由材料“尚书省处于权力中心,位居其下的中书省权力上升,门下省下降;之后,尚书

省权力一直在其他二省之下,门下省则逐渐上升,直至超越中书省”可知,三省体制意在削弱相

权,加强皇权,三省权力的变化受到皇权专制的影响,C项正确;“制衡机制”不符合三省六部制

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下的分权,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权力制衡有很

大的不同,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三省的运行过程,材料体现的是三省内部中书、门下、尚书

三省在唐朝权力大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三省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是同等性质

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

答案C

3、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元朝行省区划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北制南,使行省

官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可知,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对地方政治

和军事加强控制,B项正确;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有利于加强各行省间制衡,但主要目的是加

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便于各行省扼险而守以北制南”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据

材料“不顾区域经济联系”可知,目的不是推动区域间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B。

答案B

4、解析材料体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侵夺六部权力,插手官员的任免,权力一度膨胀,结

合史实可知,这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D项正确;内阁不是法定一级行政机构,且明太祖

时已废除丞相制度,排除A项;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宦官专权是皇权集中导致

,排除C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故选D。

答案D

5、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的意思是富贵是人人想得到

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这是人的正常情感;“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

的意思是如果富贵是可以求取的,即使去做地位低下的工作去求取,也在所不辞“;循天理,则不

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的意思是遵循天理,则不追逐利益,却没有不得

利的。遵从人的欲望,则追求利益不得,而祸患已跟随而至。综上可知,朱熹主张追求财富与道

德伦理相互统一,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未体现“合理调节物

质生产与利益分配”,排除A项;追求财富是合理欲求仅部分表达了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

的主旨是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未体现“存天理,消灭追求财富的欲望”,排除D项。

故选B。答案B

6、解析据本题材料“对于女子参政权写入宪法一事,参议员‘不赞成者居多数’。1912年

底,北京参议院再度否决‘女子完全参政权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中华民国政府已经

成立,但是尚未实现男女平权,虽然部分女权斗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参议院法》无理地剥

夺了女子的参政权,这说明实现民主平等的进程是艰难曲折的,材料表明近代社会嬗变的复杂

性,C项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已经建立,君主专制已经被推翻,排除A项;1912年“女子参政”

两次被提案,说明“女性附庸”的传统观念有所突破,但并未完全突破,排除B项;不让女子参政

共4页,第1页

不属于专制思想,排除D项。故选C。答案C

7、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确敌强我弱的形势,分析直接进攻和单纯防御是

“左”倾错误,提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粉碎“围剿”的正确战略等,可用于说明遵义会议上

中共反思了反“围剿”失利的原因,A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红军长征方向的信息,排除B项;据

所学,重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是古田会议而非遵义会议,排除C项;据所学,遵义会议纠

正的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排除D项。故选A。

答案A

8、解析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行政管理尤其是国家机关人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改

革原来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加快推行公务员制度”可得出市场经济助推公务员制度的

形成与发展,同时公务员制度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D项正确;材料强调市场经济发展

需要调整上层建筑,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而非取代党的干部制度,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是通过

考试录用,而非通过人民选举产生,排除B项;材料涉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