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信息不对称的对策1、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品牌。2、要求企业提供保证。3、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4、政府管制。如食品、医药、保健品等行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第四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一、垄断的利弊分析垄断的存在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图7—1所示,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获得最大利润,但这时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垄断厂商的产量却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图7—1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与社会最优产量垄断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1、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2、造成效率的损失。3、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但是,垄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比过度竞争更有益,所以又不能完全消除它。二、反垄断政策
经济手段。如经济处罚。
行政手段。如行业重组、行政处罚。
法律手段。如实施反垄断法(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主编:刘笑诵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外部性第二节公共物品第三节信息不对称第四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外部性一、外部性的含义与种类外部性:一个人(如单个家庭或厂商)的行为(如经济活动)给他人(如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非自愿的成本或利益。外部性又称为外部影响、毗邻影响、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按其产生的影响不同,可将外部效应分为:外部经济:又称正外部性,是指为他人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不经济:又称负外部性,是指为他人带来无人补偿的危害。▲按照经济活动主体不同,可将外部效应分为:生产的外部效应: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没有因此获得了报酬或给他人以补偿。消费的外部效应: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没有因此获得报酬或做出补偿。二、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一)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成本:企业生产产品时各种投入的费用。负外部性给他人带来的损失,对他人来说是一种成本。所以: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二)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私人利益:经济主体通过在市场上的经济活动所得到的利益。社会利益:经济主体的私人利益加上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收益。所以:社会利益=私人利益+外部收益。外部收益:飞机制造企业与生产铝的企业。(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正的外部性会导致好东西提供过少。▲负的外部性会导致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提供过多。可见,当存在外部性时,市场不能保证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这就是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三、解决外部性的对策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自由放任:只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市场机制本身能够克服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家干预: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借助政府干预。1、企业合并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