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科学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科学数据
安全技术及基础技术标准研究”成果产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向中国信息协会提出立项,协
会于2021年12月30日组织专家召开了立项评估会,专家一致通过立项评估,协会于2022年1月7日正
式下达立项计划,计划编号为:P2022-03。
本标准由中国信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为牵头单位的起草小组组织起草。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和原则
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是信息时代传播速度最快、影
响面最宽,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科技资源,其安全性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科学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机密
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可用性,促进科学数据的有效保护和开放共享、合规使用,满足适合当前科技创新
的科学数据管理的需求,需要运用标准化的手段进行规范保障。紧贴国家关于科学数据安全的建设规划,
编制科学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本标准的编制秉承保障科学数据权益的基础上促进其可控开放和充分共享,发挥科学数据驱动创新型
国家建设引擎作用的原则,以统一的标准引领、规范、支撑科学数据安全建设。坚持整体协调,标准体系
的建设覆盖科学数据安全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和各类要素,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标准体系的建构与国家和
使用部门行业相关标准相协调,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三)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编制工作在广泛进行相关资料的调研,研究信息安全、数据类型等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
据科学数据安全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制订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并与相关项目单位进行沟通,明确标准
编制工作组的组织形式、工作步骤、进度安排等,制定了标准研制方案。
(1)立项评估
2021年12月30日,中国信息协会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织召开《科学数据安全标准体
系》等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学数据安全技术及基础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廖方宇出席会议并致辞,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主任李国庆等7名专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8家项目申请单位代表、浪潮集
团等17家数据和通信领域的负责人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专家组听取提案单位代表对标准编
制背景、必要性、主要技术内容等的汇报,对申请项目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充分讨论,认为《科学数据安全
标准体系》等团体标准切合国家关于科学数据的发展要求,填补了相关领域标准空白,标准内容具有创新
性和先进性;标准研制团队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可行性强。一致同意标准立项,并对标准在后期研制提
1
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2)项目启动及首次研讨会
2022年3月30日,《科学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等团体标准启动会暨首次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
国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
学数据安全技术及基础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廖方宇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70家企事业单位、高
校、科研院所14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会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徐凯程代表起草组对标准情
况进行了汇报,并围绕标准内容、标准名称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会后,起草组针对启动会前和会上,各单位和专家提出的26条修改建议进行了处理,并对相应的标
准文本进行修改,并于2022年4月11日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和意见处理表提交给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
息协会于4月29日将工作组讨论稿和意见处理表发送给相关单位,开始新一轮意见征集。
(3)第二次研讨会
2022年5月25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北京蓝象标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科学数据安全标
准体系》团体标准第二次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会议主要围绕3月30日启动会和首次研讨
会召开以来征集到的意见进行讨论,来自160余家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300余人次通过线上方
式参加了会议。
会后,针对会前和会上各单位和专家提出的52条修改建议进行了处理,并对相应的标准文本进行修
改,并于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