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2T 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 .docxVIP

DB32T 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 .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80B1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productionforstraw-basedorganicfertilizer

2019-07-11发布2019-08-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犇犅32/犜362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其荣、凌宁、黄启为、李荣、刘东阳、张楠、袁军、薛超。

1

犇犅32/犜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有机肥制作的场地要求、原辅料的选择、制作工艺、腐熟标志及判定、筛分、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25有机肥料

NY609有机物料腐熟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秸秆有机肥狊狋狉犪狑犫犪狊犲犱狅狉犵犪狀犻犮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

利用作物秸秆经过添加辅料发酵腐熟后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品质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4生产场地要求

4.1位置的选择

制肥场地宜选择地势平坦、靠近原料收集区、交通便利并远离人口密集区的地点。4.2功能区规划

生产场地功能区应包括原辅料堆积区、预处理区、主发酵区、后熟区、筛分区、包装区、仓库以及办公区和生活区,宜包括粉碎区和造粒区。

4.3主发酵区

主发酵区宜铺设通风管道,用于堆垛时通风供氧。应建立渗滤液收集、过滤系统、储存系统,将渗滤液作堆体喷淋用水循环使用。

5原辅料的选择

5.1原料

各类农作物秸秆,玉米秆、麦秸、稻草、树叶、花生秧、豆秸、油菜秆等。

2

犇犅32/犜3626—2019

5.2辅料

辅料主要有以下三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a)速效碳源,如花生饼、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米糠等;b)化学氮肥,如尿素、磷铵、硫酸铵等;

c)稀硫酸或酸解氨基酸。

5.3菌种

符合NY609规定的市售有机物料腐熟剂,即能分解各种有机物料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生物制剂产品。

6制作工艺

6.1营养液配制

营养液和菌种配制方法如下:

a)将10kg饼粉或米糠、15kg尿素、20kg磷铵、1kg菌种溶于400kg水中;

b)将10kg饼粉或米糠、25kg硫酸铵、20kg磷铵、1kg菌种溶于400kg水中。

6.2堆制

将秸秆用营养液喷淋、渗透,初始含水量控制在60%~65%;按比例将主辅物料用铲车等工具翻拌混匀,堆成宽度不低于10m~15m、高度5m~8m、长度不限的长条。

6.3发酵过程

发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a)升温阶段:从常温升到65℃,一般需要3d~5d,堆体温度首次上升至65℃时,翻堆一次。结合前两次补水将10kg尿素或25kg硫酸铵(按每吨秸秆计)加入堆体之中,确保物料的含水量在50%~60%、碳氮比为30~40,以保证顺利发酵。宜在堆垛条底部铺设通风管道,以增加

氧气供给;

b)高温阶段:堆体温度维持在70℃~75℃以上,一般需要10d~15d,每3d翻堆一次。在高温阶段,结合补水,喷淋1mol/L~2mol/L酸浓度的水溶液或酸解氨基酸溶液(5%,V/W),将堆体物料的pH控制在6.5~7.5。宜在堆垛条底部铺设通风管道,以增加氧气供给;

c)降温阶段:从高温降到50℃以下,一般需8d~10d。

经20d~30d发酵达到完全腐熟,秸秆制肥过程完成,肥料经质检后可直接施用。

6.4渗滤液收集处理

渗滤液收集处理按以下步骤:

a)收集系统宜采用导流模式,将渗滤液导流至储存系统。

b)储存系统入口处宜设置过滤系统,滤去大颗粒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