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1.040.35CCSB6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63—2022
基于红外相机的野生动物监测技术规程
2022-11-24发布2023-0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3/T206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草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林业草原项目服务中心、青海省国家公园科研监测评估中心、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多美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良、拉果、马宏义、季海川、卢成保、朵海瑞、邓艳芳、米海灵、安进宝、李琦、杨芳、戎占磊、郭莹、德华、才仁达哇、许乃军、王生发、赵宏、郭旺兴、朵文凯、慈建勋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DB63/T2063—2022
1
基于红外相机的野生动物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触发式红外相机的野生动物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案制定、红外相机布设、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及分析等野生动物监测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测单元
依据典型地形地貌、主要植被类型、人为干扰强度等划分为的若干监测区域。
3.2
相机位点
按地理经度、纬度位置确定的放置红外相机的地点。
3.3
相机日
一台相机在某一相机位点连续工作24h的天数。
3.4
独立有效照片
单位时间内(30min或1h)同一相机位点连续拍摄的同一种或一组动物多张照片或视频,计为1张独立有效照片。
3.5
相机位点出现率
DB63/T2063—2022
2
监测区域内,某物种被拍到的相机位点数占所有相机日的相机位点数的百分率。
3.6
相对丰富度指数
某物种在所有相机位点,在100个相机工作日内所拍摄的有效照片数。
4监测方案制定
4.1监测区域
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确定监测区域,综合考虑植被类型、海拔梯度和人类活动干扰梯度等(某一自然地理单元、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划分监测单元。
4.2监测内容
4.2.1野生动物分布种类
监测区域出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规定的野生动物种类。
4.2.2野生动物相对丰富度和分布
监测特定物种在所有相机布设位点中的有效照片数量和在监测区域内的分布范围、特点。
4.3红外相机布设
见本文件5红外相机布设
4.4监测周期
固定位点长期监测时,每3个月~6个月更换一次数据卡,并补充电源;非固定位点监测时,在每一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个月~3个月,轮流更换网格。
4.5监测方法
4.5.1公里网格法
依据空间坐标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网格监测单元(1km×1km、2km×2km、5km×5km等),在各监测单元中布设相同数量的相机位点。相机位点布设密度为每1平方千米1台或每两平方千米1台。
4.5.2典型栖息地法
在监测普查的基础上,每种类型的栖息地内选择典型栖息地为监测单元,在监测单元内选择相机位点布设红外相机,相机位点布设要均匀分布。同类型栖息地中相机位点间距不小于500m;不同类型的栖息地间相机位点间距不小于100m。
DB63/T2063—2022
3
5红外相机布设
5.1布设步骤
红外相机布设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合适的布设位点,例如粪迹、兽径、水源地、食物树、灌木、添盐处等;
b)设置红外相机布设点编号、日期时间、闪光模式、拍摄间隔、拍摄模式等;
c)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朝向(避开太阳直射相机镜头的方位)等,把相机固定在树干或其他支撑物上;
d)GPS定位,按附录A表A.1填写野外红外相机布设点生境调查表,填写内容,见附录B;
e)人员在相机前移动,以确认红外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
f)打开相机外部“调试(Test)”开关,人员在相机前方移动,确保合理的拍摄距离相机调试,并手动拍摄生境调查表;
g)相机设置及调试无误,将红外相机工作状态按钮调至“打开(on)”状态,并对相机进行必要伪装;
h)在相机正前方3m~5m适当地点撒布诱饵/引诱剂。
5.2布设依据
5.2.1布设高度
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a)单一物种监测:将红外相机布设高度调整为该物种肩高;
i)小型兽类及地栖性鸟类监测:相机布设高度40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BSRS 127-2024 工业辐照钴-60 放射源运输核与辐射安全技术要求.docx
- DB23_T 3552-2023 导游星级评定规则.docx
- DB23_T 3811-2024 土壤原生动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
- T_SDAA 0097-2024 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分级防治技术规程.docx
- T_CCPMA 008-2024 T_CSTM 01620-2024 高温合金注射成形件.docx
- T_SVEFA 02011-2024 蔬菜中啶虫脒等7种农药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规范.docx
- DB23∕T 2464-2019 专职消防队伍建设评价标准.docx
- DB64∕785-2012 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docx
- DB2301_T 84-2021 工业园区物业服务规范.docx
- DB64_T 1836.22-2022 沙漠运动比赛项目标准 第22部分:沙漠定向寻宝组织与竞赛规则.docx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4590.8-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8部分:支持过程.pdf VIP
- HyperMesh软件2020版帮助文档.pdf VIP
- 东芝扶梯TE-S1 标准7K图.pdf
- 强化练八 系统分析(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专题八 系统分析 学案(含解析)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精品课件——项目一 老年常见疾病的特点及照护.pptx
- 医学决定水平和危急值.pdf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强化练十四 结构设计(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大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