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7.060CCSB2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570—2023代替DB34/T1570-2011
沿淮低洼地旱稻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TheefficientproductiontechniacalforuplandriceinlowmarshlandalongtheHuai
River
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157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4/T1570—2011《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与DB34/T1570—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标准名称修改为:沿淮低洼地旱稻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有关内容(见第3章);
c)增加了“产地环境条件”(见第4章);
d)更改了“产量指标”的有关技术参数(见第5章,2011年版的3.2);
e)更改了“品种选用”的有关内容(见第6章,2011年版的3.1);
f)更改了“整地”的有关技术参数(见第7章,2011年版的4.3);
g)更改了“种子准备”中播种量的有关技术参数(见8.2,2011年版的5.2);
h)删除了“查苗、补苗、间苗”(见2011年版的6.1);
i)更改了“肥料管理”的有关内容(见第9章,2011年版的6.2);
j)更改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关内容(见第11章,2011年版的6.5);
k)更改了“化学除草”的有关内容(见第12章,2011年版的6.4);
l)更改了“收获存储”的有关内容(见第13章,2006年版的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池州市贵池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健、武立权、王冠军、吴玲雁、石涛、何海兵、毕俊国、尤翠翠、张强强、潘志军、程驭。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DB34/T1570—2011,2023年第一次修订。
DB34/T1570—2023
1
沿淮低洼地旱稻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淮低洼地旱稻高效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产量指标、品种选用、整地、播种、肥料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除草和收获存储等技术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1015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GB/T25418水稻直播机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1228沿淮麦茬籼稻旱直播生产技术
DB34/T2338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4/T3134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沿淮低洼地lowmarshlandalongtheHuaiRiver
沿淮河干流的湖泊、洼地、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及各圩堤保护的圩区及其连带的附件耕作区。
4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产量指标
水稻每667m2产量500kg以上。
6品种选用
2
DB34/T1570—2023
6.1选用国家或安徽省审定并适宜沿淮地区种植的穗粒兼顾型抗旱性水稻品种,品种抗旱性应符合DB34/T3134规定的3级及以上级别。粳稻生育期140d以内,籼稻生育期125d以内。
6.2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7整地
7.1小麦收割时,选择具有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 568-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docx
- DB34_T 629-2023 宣城优质烤烟烘烤操作规程.docx
- DB34_T 898-2023 麦玉两熟制麦秸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docx
- DB34_T 1586-2023 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ocx
- DB34_T 1719-2023 电动葫芦作起升机构用于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检验规程.docx
- DB34_T 04-2023 淮北灰驴标准规范.docx
- DB34_T 2442-2023 社会组织评估规程.docx
- DB34_T 3703.6-2023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6部分:大跨径索承桥养护技术.docx
- DB34_T 4370-2023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规范.docx
- DB34_T 4380-2023 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立体调查登记规范.docx
- DB34_T 4397-2023 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设置规范.docx
- DB34_T 4399-2023 黄姜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_T 4402-2023 817肉鸡养殖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