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150CCSB52
DJG33048
桐乡市地方技术性规范
DJG330483/T116—2025
稻虾(克氏原螯虾)共生技术规范
2025-3-7发布
2025-3-8实施
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JG330483/T11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桐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桐乡市崇福镇人民政府、桐乡市宏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伟杰、胡晓波、陆静、姚德强、沈亚强、陈佳杰、林艺杰、施沁璇、王珏、屠建明、范仉洪。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JG330483/T116—2025
1
稻虾(克氏原螯虾)共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虾(克氏原螯虾)共生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水生植物种植、克氏原螯虾养殖、水体排放、档案管理、质量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桐乡地区稻虾(克氏原螯虾)共生的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16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43508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共生co-culture
在同一田块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动物的一种生产方式。
4环境条件
4.1场地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建有农田退排水设施的集中连片稻田,土壤以壤土为宜,产地环境应符合GB15618、GB11607的要求。
4.2田块规模
根据实际地形划分种养单元,单个种养单元面积(包括沟坑面积)以6670m2~13340m2为宜。
5田间工程
DJG330483/T116—2025
2
5.1沟坑
沿外田埂内侧开挖,可挖成环形、U形、L形等形状,沟宽不宜超过3m,沟深应不小于0.8m,面积占比不应超过10%。留4m~5m宽的农机作业通道。
5.2堤埂
取土加高加宽内、外堤埂,并逐层打紧夯实,保持不开裂、不渗漏。内埂宜高出田面约0.2m,面宽约0.4m。外埂宜高出田面约0.8m,面宽宜大于1m,坡比1:1~1.5,详见图1。
图1堤埂、沟坑工程剖面示意图
5.3进排水系统
每个种养单元进排水系统应独立设置。管道宜选用聚氯乙烯管材,其中进水口型号可选择DN300、排水口型号可选择DN400,进水口应高于排水口,并呈对角设置。进水口安装筛绢网袋,目数应不少于60目,长度应不小于1.5m。排水口连接生态沟渠等水处理设施。
5.4防逃设施
可用高0.6m~0.7m的厚塑料膜或钙塑板沿外围构建防逃设施,埋入堤埂约0.2m,每隔2m~3m使用木桩固定,四角转弯处建成弧形。排水口安装防逃网罩。
5.5生态沟渠
以沟渠、生态护坡、水生植物、节制闸等为主构建生态沟渠。
5.6稻田消毒
稻田改造完成后,上水至高出田面约0.1m,每667m2用生石灰50kg~75kg带水消毒。
6水稻种植
6.1田面整理
6月,克氏原螯虾捕捞结束后,平整田面,晒田3d~7d。田面应无积水,软硬适中。
6.2品种选择
宜选择“嘉禾香1号”等早熟、株高适中、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病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6.3秧苗选择
DJG330483/T116—2025
3
宜选择生长期15d~18d的壮苗。
6.4插秧作业
6.4.1行距、株距及基本苗
机械插秧行距、株距及基本苗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行距、株距及基本苗
品种
行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