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3.080.30CCSA12
3307
浙江省金华市地方标准
DB3307/T140—2025
“家庭警察”服务规范
2025-2-26发布2025-3-26实施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307/T140—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组织保障 1
6素质与技能 1
7服务准备 1
8服务要求 2
9评价与改进 3
DB3307/T140—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金华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金华市公安局、金华市计量质量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宇鸣、曹俊、陈沂甜、薛海霞、钱磊、张婷婷、费妙宇。
DB3307/T140—2025
1
“家庭警察”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家庭警察”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组织保障、素质与技能、服务准备、服务要求、评价与改进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家庭警察”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家庭警察
社区、村居以警务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移动警务为基本单元内的辖区群众提供线上报警求助、纠纷调解、治安防范等警务服务活动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4基本要求
4.1应遵循依法、公正、文明、高效、便捷的原则。
4.2应发布真实、及时、准确、客观以及正能量的内容信息。
4.3应遵循公安机关信息数据保密安全“六个严禁”、保密管理制度等规定,不应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泄露警务工作、内部资料或未经批准和保密审核的各类的统计数据。
5组织保障
5.1群众提出的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应建立联动机制,通过141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联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民政、司法、乡镇等部门协同处理。
5.2应组建警种支撑群,对“家庭警察”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支撑。
6素质与技能
6.1应具备社区警务专业能力初级资格。
6.2在线解答咨询应用语文明规范、表达清晰准确,避免模糊歧义。
6.3应具备“家庭警察”岗位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定期参加技能培训演练。
7服务准备
DB3307/T140—2025
2
7.1设备
应配备移动智能通信设备。
7.2移动端
应提供“掌上警务室”工作端,具备发布警务信息,收集和受理相关信息等功能,对群众提出的咨询进行线上反馈回复等工作。
7.3账号注册
7.3.1应在“掌上警务室”工作端中实名注册成为组织架构下的“家庭警察”,并实名标注所在部门、联系社区、民警姓名。
7.3.2“掌上警务室”工作端头像应统一使用警官证照片,信息发布页面应统一使用所在部门的大门外观照或服务工作照。
7.4服务关系与标签
7.4.1应针对本辖区居住、工作、就学的群众建立服务关系,每名“家庭警察”辖区粉丝数不低于实有人口的50%(包含居民群中的群成员数)。
注:粉丝指“家庭警察”添加好友的辖区服务群众。
7.4.2应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辖区粉丝群众人员属性、所在单位等进行标签备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乡街村社干部、网格员、物业、出租人等群体;
——旅馆、网吧、歌舞娱乐、棋牌室等场所;
——寄递物流、印章刻制等行业。
7.5群组管理
7.5.1“家庭警察”应加入辖区警务区原有的业主群、村民群、网格群等工作群,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解答群成员咨询求助。
7.5.2对出租人、物业联盟、志愿者、中介、宾馆负责人等日常工作需要常联系群体,应根据人员属性分组建群。
8服务要求
8.1报警求助
8.1.1应在线对群众提出的咨询、求助和举报及时予以回应和解答。
8.1.2应每周发布预警防范宣传“微提醒”、线索征集“微爆料”及走失求助“微寻人”等信息。
8.1.3应针对社会和媒体关注的涉警热点和焦点,及时转发事件进展及结果,并作出正面引导。
8.1.4应受理社会公众匿名或实名举报的安全隐患、违法犯罪线索。
8.2调解矛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