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淡竹叶化学成分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pdf

淡竹叶化学成分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选题依据:

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湿等功效,在中

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等疾病。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易于采集和加工。同时,淡竹叶在食品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系列的食品被

开发出来。例如,竹叶青酒就是一款以淡竹叶为原料配方,并冠以“竹叶”命名的

植物提取露酒。对淡竹叶化学成分的研究,可以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阐明药理作

用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候选药物。同时,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推动淡竹叶资源

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现今《中国药典》(2020版)

对其收载的质量标准可控性不强,仅规定性状及显微鉴别,并无含量测定规定项。

为了更加全面的把控淡竹叶的质量,提升淡竹叶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为

竹叶青酒生产企业原料淡竹叶的内控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其

化学成分,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便更好地对淡竹叶进行质量控制。

目的:

全面表征淡竹叶的化学成分以阐明其物质基础;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两个

产地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淡竹叶的产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适用于淡竹叶的

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以提升淡竹叶的质量控制标准;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淡

竹叶改善肝损伤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采用UPLC-Q-TOF-MS/MS分析技术结合诊断离子鉴定淡竹叶醇提取物的化

学成分,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实现化学成分的分

离,并通过标准品对照、总结裂解规律等方法对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成分指认。

2.采用UPLC-Q-TOF-MS/MS分析技术采集两个不同产地淡竹叶的数据,并通

过多元统计学方法以筛选出具有差异性的化学成分,并对这些差异性化学成分的化

学结构进行分析,以寻找与产地相关的特征化学成分。

3.采用HPLC方法建立多批次淡竹叶样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利

用指纹相似性评价软件生成对照指纹并进行相似性评价,并通过对照品指认,建立

淡竹叶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III

4.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淡竹叶的化学成分和肝损伤疾病的靶点,并分析

“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预测潜在的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和作用机制。此外,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潜在的活性成分与肝损伤的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网络药理

学的预测结果,以寻找潜在的质量标志物。

结果:

1.从淡竹叶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98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氨基酸

类、内酯类、酚酸类、脂肪酸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成分为淡竹叶中的一

个大类成分,并首次基于LC-MS技术在淡竹叶中表征并鉴定出10个黄酮类化合物。

2.通过多元统计法筛选出11种差异性化学成分,主要富集于香豆素、三羧酸

及其衍生物、黄酮、O-甲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嘌呤及其衍生物、嘧啶类及其衍生物、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其偶联物等8类化合物。

3.指纹图谱结果的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批次样品的质量均匀稳定。通过对

照品鉴定和方法学考察,建立了同时测定淡竹叶6种成分的方法。各成分含量范围

为:异荭草苷含量为0.2263-1.0918mg/g,荭草苷含量为0.1745-0.8553mg/g,日当

药黄素含量为0.0841-0.7873mg/g,牡荆苷含量为0.1541-0.6084mg/g,异牡荆苷含

量为0.0275-0.1265mg/g,木犀草苷含量为0.0217-0.1917mg/g。

4.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并预测了10个潜在活性成分与10个疾病核心靶

点,分子对接表明,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性较好。淡竹叶中的皂草黄苷、

SalcolinAorSalcolinB、木犀草苷、日当药黄素、异荭草苷等成分可能作用于TNF、

HSP90AA1、ESR1、BCL2、NFκB1等关键靶点,通过调控HIF-1、癌症、化学致

癌-受体活化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损伤的作用。

结论:

本研究主要目标是探究淡竹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确定其化学成分种

类,为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建立淡竹叶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以提升其质量

标准。

文档评论(0)

dongbuzhih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