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ASTME1268-01显微结构带状物等级或取向的评定方法(中文版)--第1页
ASTME126801‐
显微结构带状物或取向程度的评定方法
发生在金属和合金的凝固时的偏析,随后的形变使其排列整齐。固态相变被微观偏析所影响,可能会
导致产生分层或带状组织。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锻造低碳和低碳合金钢中的铁素体-珠光体带状。其他的例子
包括热处理合金钢中共析工具钢的碳化物带及马氏体带。这种方法包括表述带状组织形貌和程度的方法,
以及利用显微硬度法测定热处理样品中带状之间的硬度差别方法。体视学方法也可以用来描述带第二相的
非带状组织沿形变方向拉长的程度差异。
1范围
1.1本标准介绍了一种基于组织形貌来定性表述带状或取向程度的方法。
1.2本标准介绍了定量测量带状或取向程度的体视学测量方法。
注1虽然体视学测量方法用来评估带状或取向程度,这种测量的只是在平行于形变方向的截面(即纵向面)并且不评估带状
或取向的三维特征。
1.3本标准介绍了利用显微硬度法评估热处理钢中的硬度差别程度。对于淬火全马氏体的碳素和合金钢
(0.10-0.65%C)来说,基体和偏析处的碳含量可通过显微硬度值来估算。
1.4本标准不包括评估带状组织的化学分析方法。
1.5本标准只涉及建议的试验方法,不包括定义的解释或可用范围的限制。
1.6测量值用SI国际制单位表示,括号内的等效英寸-英镑值可能为近似值。
1.7本标准并非旨在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如有的话,与其使用相关。建立适当的安全及健康措施,并确
定适用监管限制后才能使用是本标准用户的责任。
2引用文献
2.1ASTM标准
A370钢制品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定义
A572/A572M低合金高强度铌钒结构钢
A588/A588M最低屈服强度345MPa最大厚度100mm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E3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E7与金相相关的术语
E140金属硬度换算表
E384金属材料的显微硬度试验方法
E407金属和合金的浸蚀试验方法
E562通过系统手册计点测定体积分数的方法
E883反射光学显微镜指南
3术语
3.1定义——对于本方法中使用术语的定义,见术语E7。
3.2特定于本标准的术语定义:
3.2.1带状组织——双相或多相组织中单相或多相的偏析、或单相组织中的偏析区由于显微偏析的伸长形
成的平行于形变方向的层状;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带状形成,例如热加工终止温度,冷加工或热加工形变
率,或因为淬透性或冷却速率不足导致的相变分解。
3.2.2特征物数——被测试网格线穿越的与相或构成相关的粒子数(或粒子团数)(见图1)。
3.2.3特征物交点数——被测试网格线截取的基体相与其他相的边界数(见图1)。对于基体中的孤立粒子,
ASTME1268-01显微结构带状物等级或取向的评定方法(中文版)--第1页
ASTME1268-01显微结构带状物等级或取向的评定方法(中文版)--第2页
交点数等于两倍的特征物数。
3.2.4取向结构——一个或多个第二相以非带状方式(即自由分布)沿平行于形变方向拉长;拉长程度根据
相或结构的大小、形变以及热加工或冷加工的变形率而不同。
3.2.5体视学方法——通过二维截面的测量来表述三维显微结构特征的方法。
注2附件A1提供的显微组织例子说明了定性描述带状或取向的性质和程度术语的使用。
3.3符号
注1针对垂直于(A)和平行于(B)形变方向的网格线。数目N、N、P和P,为从顶部向底部计数(A)或从左至右
⊥∥⊥∥
(B)。
注2T表示与例子相切,E表示结束于网格线内,这两种情况的处理,如图所示。
图1测试线截取显微组织的特征物数(N)和与特征物交点数(P)示意图
N——垂直于形变方向的测试线截取的特征物数量。
⊥
N——平行于形变方向的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MC节能服务合同协议书 .pdf
- DLT5168-2016 表B.0.1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pdf
- DB37_T 3522-2019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交换规范(2019版) .pdf
- CRU供需平衡表铜 .pdf
- CMMI研发流程角色汇总表汇编 .pdf
- C172009【基础】2025年哈尔滨师范大学045204社会体育指导《346体育综合.pdf
- 70周岁以上三力测试题用于补换领驾照 .pdf
- 688332中科蓝讯2023年上半年经营风险报告 .pdf
- 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pdf
- 5G时代信息通信网络安全与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