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

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代辅弼天子的官,有师与保,统称“师保”。《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由材料可以看出师保制度()

A.否定了周天子的权威 B.实现了国家等级管理

C.平均分配了政治权力 D.继承了原始民主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代(中国)。根据材料“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可知,君主治国需要臣下辅佐匡正以避免决策失误,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由材料可以看出师保制度继承了原始民主传统,D项正确;师保负责辅导和协助君王和太子,并非否定周天子的权威,排除A项;分封制实现了国家等级管理,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师保负责辅导和协助君王和太子,并不能平均分配政治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2.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末期的女商人“巴寡妇清”在丈夫死后,守着家族企业,凭雄厚财力保卫一方。因其富有,与另外一位大商人大牧主乌氏倮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①旧的统治秩序受到冲击②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③社会经济有了重大发展④全国范围贸易网络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旧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经济有了发展;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战国时期虽然商业有所发展,但交通、信息等条件限制下,全国范围的贸易网络并未形成。全国范围贸易网络形成说法不符合题意,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3.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对于有汗、脉浮缓的太阳病,用桂枝汤治疗;对于无汗、脉浮紧的太阳病,用麻黄汤治疗。可以看出张仲景在治疗伤寒时主张()

A.望闻问切 B.辨证施治 C.勤求古训 D.预防为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张仲景根据病人有汗、脉浮缓与无汗、脉浮紧等不同的症状表现,即不同的证候,来分别选用桂枝汤和麻黄汤进行治疗,这体现了他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即体现了“辨证施治”B项正确;望闻问切即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等,闻诊听声音、嗅气味,问诊询问病人症状等,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等。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根据不同症状表现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剂,未涉及望闻问切,排除A项;勤求古训是指张仲景在著书过程中广泛搜集和参考古代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等,但题干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和原则,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关于预防疾病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已经患病的不同症状进行治疗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

4.以下关于隋唐时期的解释,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

百姓的赋役负担大为减轻

B

隋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

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交通网

C

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

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D

唐朝出现了筒车,利用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租庸调制中,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也就是纳绢或布代役,这让农民在服役时间上有了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该选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C项正确;隋朝“大索貌阅”是为了核查户口,防止百姓脱籍漏户,主要作用是增加政府控制的人口数量,从而保障赋役来源,并不会使百姓的赋役负担大为减轻,所以该选项史实与结论不对应,排除A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主要是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并没有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交通网,其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北主要水系沿线,所以该选项结论错误。排除B项;唐朝出现的筒车是一种灌溉工具,利用水力进行灌溉,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但仍然是依靠自然力,并非机器生产,机器生产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所以该选项结论错误。排除D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