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入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观看《郑和下西洋》视频
一、郑和下西洋?1.观看地图,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西洋是哪里?七下西洋的是谁?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明军攻克云南后,11岁的郑和被俘,被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被赐姓郑。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人物扫描?人物:郑和。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文莱西洋郑和
条件:材料一: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航海技术也日渐丰富。①明朝国力雄厚。③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先进的航海技术。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②明成祖大力支持。材料四:郑和,回族,出身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知伊斯兰和佛教教义,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④郑和有坚强的毅力和组织能力。一、郑和下西洋?2.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目的:材料1: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材料2: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3: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等等。(1)外交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2)经济目的:推动中外贸易发展。一、郑和下西洋?3.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思考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概况: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①时间: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次下西洋;②范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③史实: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礼品,表达通好的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商品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派出使者随行。中国香料、染料、药物、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漆器、金属货币等西洋730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榜葛剌进麒麟图》一、郑和下西洋?4.观看地图,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范围。
人物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特点时间14051504次数7次4次人数27800人1500人船数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17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长24.5米宽6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最远航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古巴、海地等地方式海外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寻找掠夺黄金好财富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航程远友好交往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6.特点:一、郑和下西洋?5.分析表格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郑和七下西洋的特点。特点:
影响:泰国三宝塔寺印度尼西亚三宝庙马来西亚三宝庙(1)积极影响: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材料一:据《明成祖实录》记载,当时“愿依华风”、“仰慕中国衣冠礼仪”比比皆是。各国或跟随郑和船队回朝,或派使者朝拜,有些国王还亲自来华访问。渤泥国王麻那惹加纳乃就因病客死中国,临终上表,愿“体魄托葬中华”。一、郑和下西洋?6.阅读材料和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7.影响: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2)消极影响:七次大规模远航和馈赠性贸易,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一、郑和下西洋?6.阅读材料和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1.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解释倭国、倭寇和倭患。分析明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为此,明朝派谁去抗倭?背景?词语的含义:倭国倭寇倭患古代日本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