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风化作用与地貌
必备知识1:地貌部分学习的一般思路如何复习外力作用部分的内容?一幅特定的地貌景观图说特点如何用准确的术语描述出这一地貌景观的特点?判类型这一景观属于侵蚀地貌还是堆积地貌?这一景观的主导外营力作用是什么?推分布世界范围什么样的区域可能出现这样的景观?为什么这一区域会出现以此种外营力为主导的地貌?这和当地的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什么关联?析成因如何准确地叙述出这一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要求最高)
作用力量Functionforce风、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能量来源Energysources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表现形式Formsofexpression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地质影响GeologicalInfluence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
Q1:风化的概念?风化的结果?风化的类型?风化作用概念: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结果: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实质是“大块原地变成小块”,风化之后的产物称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Q2:说一说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的区别?物理风化:指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
Q3: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显著,昼夜温差越大,物理风化作用越强。包括:a.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温差风化(热力风化);b.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冰劈作用;c.岩石卸载(释重)——层裂;d.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热力风化。
Q3:物理风化--温差风化冻融风化/冰劈作用/寒冻风化H20分布: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或季节温差大(气温年较差)的地区都容易发生温差风化,比如我国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沙漠地区尤为明显)分布:气温变化大且有一定地表水的区域容易发生冻融风化,比如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高纬度的高寒地区等
火烧水浇都江堰宝瓶口是采用火烧水浇,使坚硬的岩石爆裂的方法开凿而成。宝瓶口是都江堰灌溉工程的进水口,因其窄而深,形状酷似瓶口而得名。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旱涝保收。图左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图右为宝瓶口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与“火烧水浇”开凿方法原理类似的外力作用是(?????)A.搬运B.侵蚀C.风化D.沉积A搬运B侵蚀C风化D沉积
流石滩形成过程: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扇形岩屑坡。由于碎石下面是雪线上融化流下的暗流,所以称之为“滩”。碎屑物特点:①颗粒大小不一,分选性差;②棱角分明,磨圆度较差。高山流石滩——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独特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
流石滩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流石滩上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独特的生理特征。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Q: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①降水少,水分缺乏;②海拔高,气温低;③大气稀薄,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④摩擦力小,风力强劲;⑤多流石,土壤贫瘠。
流石滩Q: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①速生,适应暖季短的环境。②叶片厚,保温抗旱。③根系发达,抵御干旱和大风。④植株低矮,防风保暖。⑤花色艳丽,吸引动物传播花粉。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流石滩上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独特的生理特征。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Q3:物理风化--层裂作用上覆岩层被剥蚀后,致密块状岩浆岩(如花岗岩)由于释重减压而产生向上和向外侧的膨胀作用,形成与岩体表面大致平行的“洋葱式”分离薄层,又称层状剥落。
崩塌崩塌: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的现象称为崩塌,崩塌产物在坡脚堆积,形成倒石堆
Q3:物理风化--盐风化概念: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一课时 课件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 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件 高一下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二(1).pptx
- 3.2 海水的性质 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3.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时2)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