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题型11气体综合问题
1.(6分)(2025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一不占体积的导热光滑活塞C与一段水银柱在气室A中
封存着一定量的气体。此时气室温度与环境温度都为T300K。体积为V(已知)的绝热容器分成
00
A、B两室,B室的体积是A室的两倍,A室容器上连接一U形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
水银柱高度差为38cm,B室容器中的气体通过阀门K,可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等于76cm高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水银密度为ρ)。
(1)将阀门K打开后,气室A内的气体(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气室A
内的气体对活塞C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阀门K打开后,A室的体积变成多少?
(3)在打开阀门K后将气室A的气体从300K加热到660K,则U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多少?
2.(6分)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男生肺活量
约为5000mL,在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大约占总体积的6%。已知正常大气压下水蒸气的密度ρ0.71
323-15
kg/m,水蒸气摩尔质量M1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6.0×10mol,大气压p1.0×10Pa。
A0
(1)求该男生一次呼出的水蒸气的最大体积;
(2)试估算该男生一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子的数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估算该男生睡眠8小时对呼出气体做的功,已知睡眠时每次呼出的气体约为肺活量的50%,每分钟
呼吸15次。
1
3.(6分)(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超市中有一种“强力吸盘挂钩”,其结构原理如图甲所示。使用时,按
住锁扣把吸盘紧压在墙上,空腔内气体压强仍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然后再扳下锁扣,让锁扣通过细
杆把吸盘向外拉起,空腔体积增大,从而使吸盘紧紧吸在墙上,实际效果如图所示。已知外界大气压强
533
p1×10Pa,甲图空腔体积为V1.5cm,乙图空腔体积为V2.0cm,吸盘空腔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
001
体,忽略操作时温度的变化,全过程盘盖和吸盘之间的空隙始终与外界连通。重力加速度为g。
(1)扳下锁扣过程中空腔内气体是(选填“吸热”或“放热”)的;
(2)求扳下锁扣后空腔内气体的压强p;
1
(3)若吸盘与墙面接触的正对面积为S,强力挂钩的总质量为m,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正压力的
0
k倍,则所能挂物体的最大质量?(用已知量字母表示)
4.(8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形管道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阀门K关闭,A处有一固
-32
定绝热活塞,C处有一质量为2kg、横截面积为1.0×10m的可自由移动的绝热活塞,初始时两活塞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将管内气体分割成体积相等的Ⅰ、Ⅱ两部分,温度都为300K,其中Ⅰ部分气体
5
的压强为1.0×10Pa。现保持Ⅱ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只对Ⅰ部分气体加热,使C处的活塞缓慢移动到
2
最低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5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解析版).pdf
- 专题05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原卷版).pdf
- 专题06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解析版).pdf
- 专题06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原卷版).pdf
- 专题07 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解析版).pdf
- 专题07 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原卷版).pdf
- 专题09 多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解析版).pdf
- 专题09 多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原卷版).pdf
- 专题10 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解析版).pdf
- 专题10 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高中数学经典二级结论解读与应用训练(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