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附件:
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
三年规划达标考核标准
(2016-2018)
一、乡镇(街道)达标考核标准
1、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综治重点内容,人民群众对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满意度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
2、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健全,有领导分管、专人负责,纳入乡镇(街道)年度工作计划。
3、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制到位,每年至少召开2次禁毒工作会议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专题会议。
4、乡镇(街道)保证年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所需经费,专兼职从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人员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办公设施,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5、辖区内至少有1名专人负责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并有一定数量的禁毒社工和志愿者。
6、每年至少开展1次所属村(居)民委员会禁毒工作专兼职人员培训。掌握辖区内涉毒青少年情况,建立工作台帐,一人一档。
7、每年围绕“6·1”《禁毒法》实施纪念日、“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
8、利用社区文化中心(站)、街道文化广场等地至少建立1处禁毒教育园地或禁毒宣传教育文化长廊。
9、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法制宣传和普法工作,禁毒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有声有势。
10、2015年以来,辖区内相关部门、相关单位未因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力受到追责。
11、辖区内18岁以下未成年人涉毒违法犯罪人数占涉毒违法犯罪总人数比例逐年下降。经县(区)级以上禁毒部门组织第三方调查评估,人民群众对乡镇(街道)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村(社区)达标考核标准
1、村(居)委会重视禁毒工作,自觉接受乡镇(街道)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导,积极落实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措施。
2、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纳入村(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综治网格员工作内容,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
3、根据工作需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费、人员、场所等保障到位。
4、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纳入村(社区)法制宣传栏(橱窗)、图书角(室),每年在禁毒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展出禁毒宣传内容不少于1次。
5、村(社区)内吸毒人员特别是涉毒青少年情况清楚,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管理和帮扶工作。
6、组织村(社区)居民、志愿者、禁毒社会工作者等,面向村(社区)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等为重点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寒暑假期间至少组织开展1次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7、毒品预防知识纳入农村(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内容,村(居)委会干部、党员了解禁毒法律和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无涉毒违法犯罪行为。
8、村(社区)现有青少年吸毒人数逐年下降。经县(区)级以上禁毒部门组织第三方调查评估,人民群众对村(社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