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阻燃化学品八溴醚》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一)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化工学会化会学〔2021〕第015号《关于阻燃化学品八溴醚等10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的要求,在2022年完成《阻燃化学品八溴醚》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本标准由中国化工学会提出并归口,
由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迈特新材
料有限公司、山东寿光神润发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为主要标准起草单位。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八溴醚是既含有芳香族溴又含有脂肪族溴的高效阻燃剂,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广泛用于聚
丙烯(PP)、聚乙烯(PE)、聚丁烯和聚烯烃共聚物的阻燃当中。八溴醚在阻燃过程中不析出,不仅能赋予
材料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不影响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是上述材料中最为关键的阻燃助剂。因此,对八
溴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明确、促进和提升行业现有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对
八溴醚阻燃剂和相对应的阻燃材料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经查询相关资料,中国尚无八溴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目前,行业内各主要生产企业之间的生产规
模、管理水平、质量控制等存在较多不同之处,产品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八溴醚的各项指标,特别
是溴含量、熔点、热分解温度等指标直接影响着八溴醚产品的阻燃效果和产品应用稳定性。因此,为了规
范和统一阻燃剂八溴醚的产品质量指标控制要求,使生产有序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得到提高,急需制定统
一的八溴醚产品标准,从而促进行业发展、提升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
二、起草工作简要过程
按照中国化工学会标准制修订程序的要求,《阻燃化学品八溴醚》团体标准的编制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资料的收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起草工作组收集了以下资料: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二)标准的起草
1
1.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项目组完成标准的前期预研工作,联系阻燃化学品八溴醚生产企业、
科研单位以及下游用户等,对阻燃化学品八溴醚标准化的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
2.2021年6月,召开标准启动会,成立起草工作组,正式启动《阻燃化学品八溴醚》的团体标准编
制工作,根据启动会企业代表意见,修改完成《阻燃化学品八溴醚》工作组第一稿。
3.2021年7月至12月,工作组成员根据启动会讨论内容和要求,开展验证试验,按照标准指标项要
求,开展了产品指标数据验证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统一各方意见,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标准牵头单位为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工作组成员包括山东兄弟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迈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山
东寿光神润发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
标准主要编写人员为:……。
三、编写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的编写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参照国内外阻燃化学品八溴醚生产、使用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国内企业的相关要求,
引进生产的先进理念,充分考虑国内相关的法规、标准要求,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标准的科
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
1.确保阻燃化学品八溴醚产品使用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来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
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锁恒产。人们希望所在单位和部门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对人员造成危害,消除生产安
全隐患。因此,生产安全是首要的原则。
2.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是指新标准的指标值确定应有充分依据,新标准有
利于新产品开发,有利产品质量的提高;先进性是指新标准要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可操
作性是指标准不能脱离我国国情,有70%企业能做到,30%企业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做到。
3.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