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活菌微生态制剂
对虾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南美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为热带型种类。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该虾繁殖周期长,可以周年进行苗种生产;营养要求低,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率占20-25%时,即可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要;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因而可望以活虾销售,产品价值高;肉味鲜美,出肉率高,可达65%以上。现已成为各地热门的养殖对象,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一、南美白对虾主要生物学特性;二、南美白对虾苗种培育(淡化)技术;2、育苗水的配制;3、仔虾;池水温度保持在26-28℃,并保持恒定,变幅±1℃/日,出池时自然降至室外自然温度。
;5、水质管理;6、投饲;7、淡化;(1)出池
①质量。出池规格以1.0厘米以上为宜,且个体大小均匀,体色透明,活泼健壮,体表干净,无损坏和畸形,无病灶,溯水能力强,肠胃饱满。
②水温和盐度。育苗池水温与养成池水温相差小于2℃,育苗池盐度与养成池盐度保持一致。
③方法。采用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放水,集苗出池。也可用绢网抄捕。;(2)计数和包装运输
;三、池塘成虾淡水养殖;3、高产精养池塘必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一般按2亩配一台1.5千瓦车轮式增氧机比例配备。增氧机除了保证虾塘有充足的溶氧量以及施肥、施药后可搅拌均匀的作用外,还能使池水以一定的流速形成环流而使污物集中在池的中央区域,尽可能多的为虾生长创造洁净的栖息场所。
4、每只塘设单独的进排水系,进排水口要严格分开。进水用40-60目筛绢过滤,有条件的排水口设在池塘中央区域,通过地下管道排出。
5、沿池塘内侧设饵料台若干个。
;(二)水质要求
1、无污染的江、湖、河水都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优良水质为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pH值7.0-8.5,pH值低于7时,南美白对虾的活动即受到限制;透明度35-60厘米;氨氮小于0.2毫克/升。
2、在冬天结合干塘曝晒,清除淤泥,在放苗前10-15天,可因池制宜采取不同方法清塘,一般用生石灰75-100千克/亩。
3、在放苗前3-5天,根据池塘底质的肥瘦,灵活掌握施肥量,培养浮游生物(主要是轮虫)。浮游生物是南美白对虾的基础饵料,是否适口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和加速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三)虾苗放养;(四)日常管理;(3)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养殖中期保持在35-60厘米。透明度过大或过小的,可用施肥或调水来控制。池水的pH值在养殖中后期会出现偏高现象,应特别注意调控。
(4)池水溶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底层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毫克/升。溶氧过低时,可开启增氧机或用水泵冲水。精养池和高密度高产养殖池,到养殖的中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启增氧机。
(5)定期泼施水产保护神,控制水质,抑制致病菌繁殖,促虾生长,增加虾苗的抗病力。
;在放苗后一星期内,以池塘天然饵料为食,不投或少投精饲料。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量应根据虾的生长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饲料质量等因素决定,养殖前期(虾体长1-3厘米),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15%,分早晚两次投喂;养殖中期(虾体长3-10厘米)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8%,分三次投喂,早晨一次,傍晚2次;养殖后期(虾体长10厘米以上)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分四次投喂,早晨、中午各一次,傍晚2次。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带状均匀投喂,白天可投得远一点,晚上投得近一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系数为1.4-1.6。参考配合饲料配方为:鱼粉17%,豆饼40%,麸皮28%,次粉10%,骨粉3%,预混料2%。
;观察水色变化和吃食情况,采用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观察虾的活动、生长情况和饱食率,以调节投饵量,决定是否调水或开启增氧机。
;4、病害防治原则;四、对虾病害及防治;1、对虾白斑病
;⑶、治疗措施;2、桃拉综合症;(3)、治疗措施;3、黄头病;4、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二)细菌性疾病;1、弧菌病;2、红腿病;3、肠炎病;4、烂鳃病;5、细菌性红体病;6、烂眼病;(三)真菌性疾病;1、幼体的真菌病
;2、镰刀菌病
;(四)寄生虫病;;2、固着类纤毛虫病
;(五)其他病害;1、水生昆虫及敌害防治方法
;2、亚硝酸盐中毒症防治方法
;3、软壳病防治方法
;①加大换水量,提高池塘水位,将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饲料内适当补充添加钙、磷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