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性损伤居家护理
汇报人:xxx
20xx-04-04
•压力性损伤基本概念与原因
•居家环境优化与安全管理
•皮肤保护措施及日常护理要点
•心理干预与支持策略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药物治疗及非药物辅助治疗方法
目录•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contents
PART01
压力性损伤基本概念与原因
压力性损伤定义及分类
定义分类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压力、剪根据损伤程度和临床表现,
切力或摩擦力等引起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可分为不同级别,
和/或皮下zu织的ju部损伤,如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
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长时间受压、剪切力或摩擦力作
用于皮肤,导致ju部血液循环障
碍和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zu
织损伤。
危险因素
包括长期卧床、坐轮椅、使用石
膏或夹板等医疗器械、营养不良、
年龄增长、皮肤干燥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肿、疼痛、皮
肤温度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形成溃
疡、坏死等。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体格检查
和相关检查(如血液学检查、影像学
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预防措施重要性
预防胜于治疗
压力性损伤一旦发生,治疗难度较大,且容易复发。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减轻患者痛苦
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
适,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
预防压力性损伤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医
疗成本。
PART02
居家环境优化与安全管理
评估居家环境风险因素
识别潜在危险区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