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矣”字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古之人,得道者多助矣。
B.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C.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夫战,勇气也。
2.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每移徙,作亭榭于其间。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举类迩而见义远。
D.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才。
B.故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感君实之惠,谬蒙曲照。
D.沛公不喜信儒者。
6.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每移徙,作亭榭于其间。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举类迩而见义远。
D.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9.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才。
B.故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感君实之惠,谬蒙曲照。
D.沛公不喜信儒者。
10.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每移徙,作亭榭于其间。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下列句子中,含有“而”字的用法正确的有:
A.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C.举世而笑之而不加沮。
D.举世而非之而不加劝。
12.下列句子中,含有“以”字的用法正确的有: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3.下列句子中,含有“之”字的用法正确的有:
A.食之不能尽其才。
B.故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感君实之惠,谬蒙曲照。
D.沛公不喜信儒者。
14.下列句子中,含有“于”字的用法正确的有: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每移徙,作亭榭于其间。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5.下列句子中,含有“而”字的用法正确的有: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举类迩而见义远。
D.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6.请简要分析《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学习知识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对现代人的启示是,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复习,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个人素质。
17.请结合《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了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这句话意味着,当你遵循道德原则行事时,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当你背离道德原则时,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道德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8.请简述《庄子》中“逍遥游”的哲学思想及其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
答案:《庄子》中的“逍遥游”提出了逍遥自在的哲学思想,主张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这种思想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在于,鼓励人们放下名利之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精神上的超脱和升华。这对于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谈谈如何将个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