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法学影响社会的方式
作者:喻中《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7日14版)
法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作为现代学术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主要是法学家
群体的事业,但其思想汁液、学术养分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浸润至社会肌体的各个缝隙,
以至于整个社会都会受到法学的影响。那么,法学是如何影响社会的?法学影响社会的方式
是什么?
最显而易见的方式,是通过法官、律师这样的法律实践者,把法学中的主流理论、主流
观点传递至整个社会。法学中的理论与观点虽然主要出于法学家的知识生产活动,但是,法
学家可以通过法学院提供的课堂、讲座等交流平台,把法学中的理论与观点传授给青年学生。
当离开法学院之后,他们从事的法律实务总是会受到法学家传授的法学理论、法学观点的影
响,甚至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些理论、观点的支配。换言之,实践中的法官、检察官与
律师,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学中的理论与观点“武装”起来、“塑造”出来的。而法官、
检察官和律师的言行,则会对那些涉诉的社会公众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更多的没有
涉诉的社会公众产生间接的影响。由此,社会公众的行为方式、价值偏向、权利义务观念,
都会因法官、检察官与律师的职业行为而发生某些微妙而深刻的改变。正是在这样一个场域
中,可以看到,法学影响社会,主要是通过法官、检察官、律师这样的法律实践者来实现的。
作为法学这种理论形态的主要承载者,法学家能否直接影响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法
学家直接影响社会的主要方式包括普及性的著述活动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演讲等。在当代中
国的大众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法学家的评论性文字。这种类型的法学著述如果能做到
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如果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如果能够让社会公众“读得进去”,
如果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阅读期待,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形塑作用。社会公众
的价值观念、正义观念、秩序观念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法学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法学家
的普及性著述,堪称法学影响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人类历史上很多经典性的法学
名著,最初都是普及性的论著。譬如,在西方法学史上长期享有盛誉的《联邦党人文集》,
就是典型的面向社会公众的普及性文字——它们首先是发表在大众报纸上,最后才汇编成
的。
因此,从法学对社会的影响来看,应当特别注意面向社会公众的普及性著述。这种普及
性著述具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效应。一方面,有助于把法学中的智识推向社会——把法学中的
理性精神、节制品质、规则意识、正义观念直接推向社会,以深化法学对于社会的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这种普及性著述还可以反过来“倒逼”法学家们的知识生产更加切合实际,更加
与当代中国社会“痒痛相关”。因为,普及性的著述之所以能够“普及”,一个必不可少的前
提条件就是:这些文章必须能够回答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必须应和我们这个社会脉搏跳动
的节律。
如果说普及性的法学著述可以直接影响社会,那么,专业性的法学著述影响社会的方式
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根据法学的学科特点,从“应用法学”与“理论法学”两个方面来
分析。在应用法学领域,专业性的法学研究和法学著述,有助于更精微、更细致地界定社会
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应用法学的特质,就是对法律实践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
探究。譬如“物权公示的内容”“抢劫与抢夺的区别”等问题,就属于典型的应用法学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的法学家所形成的法学知识,可归属于技术性知识,无论对于法官、检察官、
律师还是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它可以对社会公众的行为提供更
细致的指引。在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社会交换越来越频繁的社会,这种技术性的法学
知识能够对社会秩序提供更有效的支撑。当然,由于这种技术性法学知识越来越复杂,普通
1/3
公众要全面掌握它也越来越困难,这就需要律师、检察官、法官等专业人士来处理。这就是
说,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对应用法学的依赖程度还会进一步提升,这种法学知
识对于社会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增加。
2/3
就理论法学而言,相对于应用法学来说,专业性的理论法学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可能会呈
现出间接、迟缓的特征。原因在于:专业性较强的法学理论著作较少进入普通公众的阅读范
围。譬如,如果某个法学家写了一册《法律本体论》或《法律的形而上学原理》,就很难成
为畅销书,很难引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ppt
- 达风21TD 31TD车铣复合数控系统用户手册4.pdf
- 《兰亭集序》(原文带拼音+全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pdf VIP
- 2025年“T8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评析及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中考道德与法治7-9年级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 备考资料中考生物复习提纲:认识生物.docx
- 哈弗-哈弗H8-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8-2017款 2.0T 8AT 四驱 悦享型-CC6480TM62-哈弗H8-使用说明书-红标-中文-18-17.05-01Z1.pdf
- 铜仁市第十二中学2021年中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VIP
- 场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多样的天气》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