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符合我国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工厂标准体
系,在发布《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
业开展绿色工厂标准研究和制定,进一步提升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绿色制造水
平,急需制定具有行业特征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以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行业绿
色发展。
近年来,我部依照绿色工厂评价框架开展了五批绿色工厂的评价工作,积累
了很多绿色工厂评价的经验,已发布GB/T3613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和SJ/T
11744《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但针对具体行业评价技术指标仍
然相对缺失,绿色工厂的全面创建评价工作还需要更多、更具体的行业性评价要
求来支撑完善,其中针对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标准仍需研
究。
2020年6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申请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综
合利用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团体标准已通过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立
项审批(立项号为CESA-2020-3-004),按计划组织产、学、研、用等相关方开
展标准研究和制定。
本标准项目制修订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
2、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华
为、小米等相关方共同起草。
2.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牵头单位在接到任务后,于2020年7月组成起草组,组织标准研究机构、
产业协会、生产企业等相关方定期召开标准草案的研讨会。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2020年7月-11月,标准起草组进行了资料调研和现场调研,对立项背景和要
求、标准名称、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现状等进行了调
研和交流,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的总体结构和编制思路达成共识,形成标
准草案稿。
2020年12月,标准起草组根据任务分工进行资料收集,并组织研讨会对标准
的技术内容进行交流和研讨。了解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基本情况,对国内相关
标准文献进行查询分析和研究;起草组不断完善标准草案框架,进一步明确本标
准制定的目的和技术内容,提出关于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产物资源化、废
物无害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不断优化标准文本,形成标准的征求
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标准规定了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以下简称评价)的原则、
方法、指标体系及要求、程序和报告等。
本标准编制的总体结构与GB/T36132-2018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通用
要求的总体框架基本保持一致,同时结合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的特点,包括基
本要求(5.1)和基础设施(5.2)、管理体系(5.3)、能源与资源投入(5.4)、
产品(5.5)、环境排放(5.6)、绩效(5.7)6项综合评价要求。
本标准的评价要求在GB/T36132的基础上突出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的行
业特征和特性。
本标准的评价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
完整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
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标准主要内容按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
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给出的框架,本标准设置11个章节,具体包括:
(1)范围
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详细列出本标准使用时所涉及的规范性文件。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3)术语和定义
对绿色工厂、可穿戴智能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等术语和定义做出规范。
(4)总则
给出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5)评价要求
按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可穿戴智
能设备制造业特征特性,分别从绿色工厂的基本要求以及基础设施、管理体系、
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给出要求。
(6)评价程序
规定评价应建立规范的评价工作流程,包括评价准备、组建评价组、制定评
价方案、预评价、现场评价、编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49 焊接技术赛项规程以及焊接技术赛题1-10套.pdf
- 2024新能源车用户需求与产品洞察.pdf
- 2025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pdf
- AaJiE店铺运营设计方案.pdf
- adidas官方旗舰店2024年“618”淘宝平台活动方案.pdf
- ADSS光缆用耐电痕聚烯烃护套料(征求意见稿).pdf
- AI+5G智慧家居系统参考架构征求意见稿.pdf
- AI智能语音客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
- ALG纳米橡塑浮筑楼板隔声保温系统技术规程.pdf
- A舒适型贵州窖酒(蒸馏酒).pdf
- 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章练习题.ppt
- 重庆建工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审定版.docx
- 高校教学评价中的多主体博弈与优化策略.docx
- 重庆建工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一套.docx
- 重庆建工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汇编.docx
- 重庆建工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1套.docx
- 重庆建工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审定版.docx
- ESG评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影响的多层次分析.docx
-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带答案.docx
- 项目设计服务保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