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昭通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docx

昭通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昭通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涵盖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这证实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源远流长多元起源B.多元一体核心引领

C.超大规模多样聚合D.满天星斗分布广泛

2.据史料记载,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军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这表明

A.周天子与诸侯地位平等B.分封制遭到破坏

C.西周统治秩序受到挑战D.宗法制趋于崩溃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推行赋税制度改革,如鲁国的“初税亩”、郑国的“作丘赋”、陈国的“赋封田”等。当时各诸侯国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战乱纷争的局面B、削弱世袭贵族的特权

C.贯彻以民为本的理念D.构建中央集权的体制

4.下表是战国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儒家思想成为显学B.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C.主体意识走向觉醒D.诸子思想趋向融合

5.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渠,并且大量移民南北边地进行屯成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B.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

C.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D.移民屯成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

6.“山东水旱,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赈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汉武帝元狩三年,正式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鼓励富商赈济百姓D.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7.我国古代有一部医学巨著,成书于东汉,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这部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千金方》

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

8.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十分看重张绪(江东士族,善言,素望甚重),欲任命张绪为尚书右仆射,以问王俭(南迁的北方高门士族王导的第五世孙),王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上乃止。这表明

A.北方士族比南方士族更具有才能B.南方经济发展带来政治势力的对立

C.门阀政治造成政权更迭速度加快D.由北方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由来已久

9.北魏建国后的100多年间,一直没有铸钱,民间交易主要以谷帛作为流通媒介。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北魏政府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并下令在京师和地方流通,而且允许民间私铸。这反映出当时

A.北魏汉化政策效果明显B.金属冶炼行业逐渐超过南方

C.南北地方经济差距缩小D.北方商业发展程度有所提高

10.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科举考试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道“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11.唐朝中期推行的一项经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一制度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可纳绢和布代役以保证农时

C.以资产差别为主要的纳税依据D.以均田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

12.“不抑兼并”和“官田私田化”成为晚唐以后历代长期实行的一项国策,国家对土

地所有制的干预不再像中唐以前那样强烈。这一变化

A.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B.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农民身份地位D.破坏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13.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5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