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6题)
1.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
生产工作实施(B)。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D.规划管理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施工企业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考核评价内容。(D)
A.建立制度并及时、如实的上报施工生产中发生伤亡事故
B.对已发生的和未遂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C.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事故的档案
D.对已发生和未遂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继续教育
3.生产经营单位对(C)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
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A.事故频发场所B.重大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D.重点工作人员
4.建筑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法有人工拆除、机械拆除、(D)三种。
A.人力拆除B.工具拆除C.爆炸拆除D.爆破拆除
5.钢丝绳在起升卷扬机卷筒上应按顺序排列整齐,当吊钩处于工作位置
1/64
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不少于(B)。
A.2圈B.3圈C.4圈D.5圈
6.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未按规定接受企业年度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继续教育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届满时,应
(B)。
A.予以注销B.重新考核C.接受继续教育D.不得再注册
7.施工单位应当向施工作业人员提供符合(B)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
促施工作业人员按照规定使用
A.企业标准B.国家标准C.地方标准D.部门标准
8.(A)每天要对班组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A.班组长B.施工员C.安全员D.监理工程师
9.三级安全教育中,项目(工地)教育时间应不少于(B)学时。
A.20B.15C.18D.25
10.(D)能够防止钢丝绳在传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而造成钢丝绳卡死
和损伤。
A.力矩限制器B.超高限制器C.吊钩保险D.钢丝绳防脱槽装置
11.一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C)。
A.10mAB.20mAC.30mAD.40mA
12.落地式脚手架所采用的钢管必须刷防锈漆,钢管锈蚀程度(C)时,
该钢管即达报废标准。
2/64
A.超过钢管壁厚5%B.超过钢管壁厚8%C.超过0.5mmD.超过0.3mm
13.乙炔瓶必须配备(B)方可使用。
A.密封件B.减压器C.手轮D.瓶帽
14.易燃物品露天仓库四周内应有不小于(C)米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
通道。
A.2B.4C.6D.8
15.起重机设备当幅度增大时,其额定起重量将(B)。
A.增大B.减少C.不变D.可大可小
16.模板结构构件的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D)。
A.135B.140C.145D.150
1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
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C)。
A.专项技术方案B.安全专项方案C.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D.安全施
工措施
18.基坑(槽)上口堆放模板为(B)以外。
A.2mB.1mC.2.5mD.0.8m
19.高度超过(C)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设双
层安全防护棚。
A.18mB.20mC.24mD.28m
20.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用电
3/64
工程中,必须采用的接地保护形式是(B)。
A.TNB.TN-SC.TN-CD.TT
21.建筑施工企业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采取五到位的措施,五到位的
内容是(A)。
A.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
B.措施、目标、资金、时限、预案
C.措施、责任、资金、时限、方法
D.方案、方法、时限、预案、复查
22.下列对起重力矩限制器主要作用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B)
A.限制塔机回转半径B.防止塔机超载C.限制塔机起升速度D.防止塔
机出轨
23.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D)
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