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CS5501技术规范(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硬件规格

设备类型:模块化路由器,支持无缝软件升级(ISSU)。

物理尺寸:

机架规格:19英寸机架安装,高度为6U(约248mm)。

重量:约30公斤(不含线缆和模块)。

电源:

支持双冗余电源输入(可选100-240Vac或-48Vdc)。

每个电源支持热插拔,最大功率约800W(取决于配置)。

散热系统:冗余风扇模块(支持热插拔),采用高级散热架构确保高密度模块运作。

存储:

内存:至少32GBNVRAM(支持扩展至更大容量)。

硬盘:2块固态硬盘(SSD)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和配置(常采用RAID1配置以确保冗余)。

2.软件与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运行CiscoIOSXR(基于Linux的增强型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路由架构)。

虚拟化能力:

支持FlexRAN,适合5G核心/边缘部署。

支持多个vEdge实例(虚拟边缘路由器)。

支持分布式虚拟路由器(dVXR)用于多业务实例。

安全性:集成防火墙(NGFW)、IPSec/SSL加密、NAC(网络准入控制)和入侵检测功能(需额外许可证)。

3.网络接口

NCS5501通过模块化插槽扩展接口类型和数量,典型配置包括:

固定接口:

2个10/100/1000/10G以太网光纤管理接口(带外管理)。

8个千兆以太网或万兆以太网LFM(线路卡模块)插槽(支持扩展不同模块)。

可扩展模块类型:

100G端口:QSFP28模块支持100GE以太网或OTU4光传输。

400G端口:在最新版本中可能支持400G接口模块(需确认具体型号)。

低延迟计算(LLC)加速卡:用于加速虚拟化服务(如vEdge)。

最大吞吐量(具体依配置)?:

传统接口:每插槽最多可提供400Gbps(如4×100GE)。

总系统吞吐量可达数Tbps级别(基于扩展模块数量)。

4.性能指标

路由与转发能力:

转发性能:支持每秒数百Gbps的吞吐量(如单插槽100G接口满带宽)。

每秒新建连接数(CPS):每核心百万级,总体可达数十百万。

路由表容量:支持数百万IPv4/IPv6路由表项。

时延:单包处理时延低于1微秒(应用层功能可能增加时延)。

并发连接数:数百万级(取决于配置和使用场景)。

5.冗余与可靠性

双机系统冗余:

控制平面双主冗余(两块主控板同时运行,无主备切换)。

电源和风扇模块的N+1冗余。

故障恢复:

支持热补丁和零丢包ISSU(In-ServiceSoftwareUpgrade)。

端到端50ms级别快速故障检测和路由重路由(如BFD+LDP/FRR)。

6.标准协议支持

路由协议:

ISIS,OSPFv2/v3,BGP-4,以及MPLSLDP。

支持SegmentRouting和SRv6。

业务承载:

支持VLAN、IPv4/IPv6(双栈)、VPLS、MPLSL2/L3VPN等。

光层集成(如OTNwithFlexE)。

LTE/5G相关协议:如GTP,S1-U,X2等(通过软件许可证开启)。

7.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0°C至40°C(标准环境;宽温型号可支持-5°C至55°C)。

湿度:5%至85%相对湿度(非冷凝)。

电压:支持全球标准(90V-240VAC,单相,50-60Hz;或-48VDC)。

8.典型应用场景

服务提供商:城域边缘、接入汇聚层,或作为5G核心网的Cu/Du设备。

企业:高速数据中心互联、多云连接(通过EVI或FlexE)。

垂直行业:智慧城市、电力SCADA、金融骨干网等严苛环境部署。

9.注意事项

许可证限制:关键功能(如5G虚拟化、部分高阶安全特性)需通过软件许可证激活。

模块兼容性:购买时需确认目标模块与系统版本的兼容性(如100G/400G接口模块)。

维护周期:硬件和软件生命周期需与Cisco支持政策一致(通常硬件5+年,软件持续更新)。

文档评论(0)

坦笑&&life(焱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