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1007【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汇编.doc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例文】“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一个人如果不能“俭于己”,挥霍无度、欲壑难填,必定向别人乱“伸手”。以案为鉴,很多官员的贪腐,追根溯源就是从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开始的。贪腐之风的背后往往是奢靡之风。(中国纪检监察报《欲教以廉?当先使俭》)

【典故】出自清代魏禧《日录里言》,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当省而不省者,必至当用而不用。

【释义】意思是,凡是那些自己不能节俭的人,必然会对他人乱加占取;应该节省却不节省的人,必然会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无所使用了。

【赏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把勤俭节约作为传家之宝、修身之本。《尚书》教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训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断定“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李商隐咏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韩非子喻老》中曾记载: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竟让太师箕子感到恐惧。其实,箕子忧虑的不是象箸本身,而是其背后衍生的奢靡享乐之风。由此足见,勤俭和廉洁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倘若为官之人不能“俭于己”,最终必然给“糖衣炮弹”留下可乘之机。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俭于己”方能“正于人”。唯有当清正廉洁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习惯,当崇俭抑奢成为一种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干部队伍才能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凝聚奋发有为的活力。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廉政党课、任前集体谈话,侧重于强调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四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挽上滩之舟,停一棹则退千寻

【例文】风气建设如“挽上滩之舟,停一棹则退千寻”,必须常抓不懈、严字当头、一严到底。调研了解到,现在仍有少数基层单位党组织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在抓作风、正风气上存在责任缺失现象。有的斗争精神不强,落实制度打折扣,对违规违纪现象缺乏警觉;有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不力,对官兵约束不够,习惯于“多栽花少栽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这些“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不解决,风气建设将难以深入推进。(解放军报《用原则性战斗性堵住“责任缺口”》)

【典故】出清朝金缨《格言联璧》,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涯之马,体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释义】意思是,凡事一定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待。挽救已成败局的事情,千万要格外小心谨慎,如果驾驭临近悬崖的烈马,千万不要轻易地加上一鞭;谋取即将成功的胜利,一定要竭尽全力,如同划着逆流而上的船,千万不能稍停一桨。

【赏析】老子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事实证明,事业的成功,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如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信心满满、全心投入、状态极佳的选手,往往能够战胜对手,登上领奖台。干事创业也是如此,尤须树立必胜的信念、不屈的意志。特别是当前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常态化阶段,保持常态之难,难在防止反弹。过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执纪问责稍有懈怠,制度约束就会出现“破窗效应”,不良风气必将卷土重来。让好作风成为常态,必须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好第一关,警惕第一次,守好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对那些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用法】主要适用于干部大会讲话、党校培训讲话等,侧重于强调持续推进某项工作,比如作风建设、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底线思维,发扬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例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如果领导干部都把不羡浮华、崇俭尚廉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行动自觉,那么,我们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定会有质的提升,尚俭戒奢的美德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国纪检监察报《欲教以廉当先使俭》)

【典故】出自《诗经·邶风·雄雉》,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释义】忮,即嫉妒;臧,即善、好。意思是,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在一起站着,而不觉得自己耻辱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贪求,什么行为能不好呢?

【赏析】这段话是孔子告诫弟子子路的一段话,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国古代先贤一直强调,不在物质上和表面上与别人攀比,不眼红,不贪求物质享受,是君子的必备品质;不贪图安乐,才会实现远大的理想。人生在世,总有七情六欲,对名和利的追求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但这种追求一定要适可而止,且要符合道义。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老子对贪求也有精

文档评论(0)

bigeng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知识杂货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