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
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文明起源,国际考古学界通常以城市、金属、文字三要素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准;随着良渚古城等本土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中国学者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据此可知,中国学者更强调()
A.社会关系变革 B.物质生活的发展
C.城市形态的演化 D.出土文物的鉴别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国学者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可知,中国学者主张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文明产生的标志,结合唯物史观的知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步入文明阶段,A项正确;物质生活的发展体现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而私有制、阶级、国家是社会关系的变化,排除B项;城市形态的演化是指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出土文物的鉴别结果是手段,根据结果判断文明所处的阶段是最终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2.《左传》记载,晋献公欲娶戎狄之女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弗听”,后晋国大乱;齐相崔杼违反同姓不婚的禁忌,欲娶棠姜为妻,“(卜之)凶,无所归也,弗听”,后家破人亡。《左传》的这类历史叙事()
A.强化了神权政治传统 B.凸显了道德礼仪规范
C.反映了新兴阶级诉求 D.催生了天人合一思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晋献公和齐相崔杼都违背了占卜结果娶妻,最后带来了不好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强调“礼”的规范性,婚姻需要符合宗法制度,君主或贵族违背礼制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因此要重视道德礼仪规范,B项正确;中国古代不属于神权政治,排除A项;晋献公和齐相崔杼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不是新兴地主阶级,排除C项;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3.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下令迁徙数十万贫民充实河套以南地区;第二年,在适合畜牧北方边县将种马借给牧民三年以繁衍马匹,并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第三年,派遣数十万士卒在北方边郡戍田。这些措施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B.扩大农耕区域增加财政收入
C.集聚国家力量解决北方边患 D.建设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可知,汉武帝在西北地区实行屯戍政策,移民实边,繁衍马匹,意在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解决北部的匈奴问题,C项正确;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手中,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措施有利于扩大农耕区域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并不是汉武帝的主观目的,是客观影响,排除B项;丝绸之路指的是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贸易通道,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图为当代学者统计的自先秦两汉到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瘟疫灾害重心点的变迁轨迹。影响这一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中心的南移 B.全国人口的增长
C.经济格局的演变 D.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瘟疫灾害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原因是从魏晋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再到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这使得中国瘟疫灾害重心从北向南转移,所以其影响因素是经济格局的演变,C项正确;中国的政治重心转移的方向是从西向东的变迁,基本上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瘟疫灾害会导致人口的较少,且人口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从瘟疫重心的转移无法看出此时中国的生态环境是否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
5.11世纪中期以后,北宋政府多次颁布严禁向西夏出售铜钱的法令,规定售出铜钱过百者即要问罪;同时铸造铁钱输入陕西,使陕西成为铁钱铜钱并行的特殊货币区,后来还试图让陕西成为铁钱专用区以阻滞铜钱流入西夏。这()
A.折射出宋夏经济联系紧密 B.导致了宋夏和议名存实亡
C.有利于宋代新型货币产生 D.阻断了西北传统商贸通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政府未禁止铜钱向西夏流入,采用多种措施,从法令的制定到使用铁钱,这从侧面反映北宋与西夏的经济联系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临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docx
-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