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发现,商人多以鸮为尊崇对象,其形象多见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墓葬,在殷墟妇好墓中,鸮形尊造型气势威严;而周代则尊崇凤凰,周代青铜器上凤凰纹饰造型极为常见,《诗经》等典籍描绘凤凰寓意吉祥,象征道德与和平。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审美观念的世俗化 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区域文化交流增强 D.文化信仰体系的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崇尚鸮,可能与军事力量或神秘信仰相关(如鸮被视为战神或通灵媒介);周代转而尊崇凤凰,凤凰在《诗经》中被赋予吉祥、道德、和平的寓意,反映了周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种从“神权至上”到“德治礼序”的转变,正是社会主流思想(从商代重鬼神到周代重伦理)演变的直接体现,B项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如鸮形尊、凤凰纹)主要用于礼器,其功能与宗教、政治象征紧密相关,而非日常审美需求,鸮与凤凰的演变更多体现意识形态的变化,而非审美向世俗化的转向,排除A项;材料中鸮与凤凰的崇拜变化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商、周核心区),未涉及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如中原与周边族群互动),排除C项;商周信仰体系实质上是没有发生根本性断裂,周代在继承商代“天命观”的基础上,将“德”作为天命转移的核心依据,属于信仰体系的调整而非彻底颠覆,而且鸮与凤凰的象征意义变化,更多是社会思想层面的革新,而非信仰体系的整体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图为汉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数量升降比较。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地方教育水平决定文学成就

C.政治中心的重大调整 D.文化重心已出现南移的趋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中文学家地域分布变化较大的是东汉时期河南地区文学家增加较快,而陕西地区在东汉时期则有所下降,原因是东汉时期的都城为洛阳,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发展,文学家聚集于此,即政治中心的重大调整影响了其变动,C项正确;变动较大的河南和陕西都属于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大,排除A项;地方教育水平决定文学成就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其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时的北方仍占优势,未呈现南移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德宗时期,杜佑担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充太清宫使,虽总统事务,但权归王叔文(担任度支盐铁转运副使)。《资治通鉴》记载永贞元年“杜佑时为首相,故请之”。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中枢权力有所调整 B.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三省六部名存实亡 D.选官过程易结朋党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资治通鉴》记载杜佑虽为首相总统事务,而权却归王叔文,这表明当时在中枢权力分配上出现了变化,权力格局有所调整,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官僚之间因利益、政见等产生激烈矛盾,故无法得出官僚内部矛盾尖锐,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三省六部具体运行机制的废弛等情况,不能得出三省六部名存实亡,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当时中枢权力有所调整,未涉及结交朋党等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4.元代宁夏地区,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族军民参与屯田生产。六盘山区有蒙古、色目人移民屯田,宁夏中北部有来自南宋故地、太原等地的军民屯田。这有助于()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减轻民众赋役负担

C.改变西域社会风俗 D.推动建构一统秩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元代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族军民参与屯田生产,加强了不同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往,这有利于推动元朝构建一统秩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关系,未涉及地方割据势力的论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赋役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是否会减轻民众负担,排除B项;材料涉及各族军民参与屯田生产,并不能得出改变西域社会风俗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5.《海澄县志》记载:“至明,生齿益繁。正德(1506~1521)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他国,以与夷市”“方夫迩舶风转,宝货塞途。家家歌舞塞神,钟鼓管弦连飚,响答十方。巨贾竞鹜争驰,真是繁华地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区域长途贩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