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题目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考情和命题特点。2、掌握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和方法。3、学会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强化基础训练。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命题特点2024年新高考Ⅰ卷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1、考查语言的表达效果是高考最新动向及独特的命题视角。2023年新高考Ⅰ卷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命题特点2023年全国I卷22.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2、词语表达效果的考查体现了语言表达手段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全面分析。3、主要使用主观题型;初做有点难,但一旦与文学阅读中的艺术欣赏题打通,并没有多大难度。2022年新高考Ⅱ卷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022年全国乙卷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4分)
小刀初试例1.文中画线处用“唱”“吵”“鸣”“叫”四个动词来描写鸟叫声,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百鸟啁啾,终究汇成了一首宏大的春日交响曲。那些田园上的浅绿、沟渠畔的嫩绿、河底下的淡绿是一些无名的鸟叫醒的。当地上的鸟、草丛的鸟、树上的鸟、屋檐的鸟、河边的鸟,一齐“唱”“吵”“鸣”“叫”把村庄吵翻的时候,所有的草都会破土而出,所有的树都能生出嫩芽,闻一闻满鼻子清香,看一看满眼睛春意。随着鸟叫声越来越稠密,越来越清脆,春天就美出了一派诗情画意。用“唱”“吵”“鸣”“叫”来描绘各种鸟的叫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叫声的不同、繁杂,“百鸟啁啾”的热闹景象,表现出春日的勃勃生机。四个动词与前文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1)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义和语境义)(2)分析用词特点(词性、修辞角度、感情色彩、描写角度、语体色彩)(3)分析表达效果(内容、特征、情感、主旨、结构)方法点拨
词性表达效果动词使语言生动形象形容词既突出事物特点,又表达情感代词体会情感态度,调节语气,引导合作短语概括性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名词多个意象叠加,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关联词使表达逻辑严密一、词性分类及效果
练1.文中加点词的运用生动形象,请加以分析。终日当窗作文。看窗外,很舒服,越看神越清,越看心越静,隐隐感到来自山野的脉脉关爱。清静中作文,山水草木酿就的无边清静感染了我,浸润了我,一时间消释了我的浮躁和庸俗。清静中,才宜于品察人情物理、世事沧桑,才能够字斟句酌、从容经营。终日酱在官场、商场、情场、歌舞场、名利场、是非场,即使才高八斗,也会销铄殆尽;若硬写,只能弄些粗鄙文字,断然写不出精粹、隽永之作。动词(活用)酱,本指一种糊状粘稠的发酵食品,文中将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现在喧嚣浮华的场合长时间的浸染、发酵。描绘了一个人终日混迹于各类喧嚣浮华场合不能自拔的情景,生动形象。
代词(人称代词)人称使用表达效果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实,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就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例2:文段中加颜色的两个“我们”能否改成“人们”,请说明理由。我认为,正因为所感受到的寂寞往往是更深层的,所以需要有更强的抵抗寂寞的能力。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孤独和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孤独和寂寞这两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那两件事迟早会袭击我们。不能,理由:“我们”属于第一人称,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情境显得更为真实,更便于读者代入,从而引发读者思考。文段主要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故使用“我们”在人称上更加统一。
代词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①体会情感态度。如用敬称“您”来代替“你”,多适用双方身份地位较悬殊的情况,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敬、崇拜,也可融洽气氛。②调节语气功能。如使用复数“咱们”来代替单数“我”时,可以缓和说话人的语气,有利于交际双方产生共识。③引导合作功能。如教师对一名正在课堂上打盹的学生说“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睡觉”,用第一人称“我们”来替换第二人称“你”,使自己和被批评的学生的关系更亲近,缓和了批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低压电工取证第11-章共104页.ppt
- 第七讲-金相实验.ppt
- 第三章核分析技术与方法.ppt
- 断路器结构与原理SF6断路器.ppt
- 防毒面具使用.ppt
- 放射性示踪技术及应用毛飞4考古学.ppt
- 肺部感染性疾病-课件课件.ppt
- 高三励志主题班会课件课件.ppt
- 高三数学复习备战高考-致胜34个易错点总结.ppt
- 关爱女性心理健康课件共29页.ppt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word版.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全国通用)word版.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基础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各地真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解析答案.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