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检测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思想陈旧,展览水平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很多博物馆往往标榜自己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博

物馆,也因此认为传统的展示方式已经能够适应博物馆的发展,并且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

观赏体验,没有意识到单向的静态的灌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

发展,尤其是大数据的运用,现在很多参观者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参观感受,更加注意自己

与博物馆的互动性能否实现。

博物馆以单向参观教育为主线,宣传教育功能受限。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是其重要职

能,很多博物馆都通过陈展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吸引参观者,但是,这种单向开展活动的方式

往往造成博物馆的被动性,而且,一些专业性强的博物馆,有些讲解员并未受过专业的训练

也导致博物馆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自身职能。尤其是在对大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上,很多

博物馆往往只采取引进来的单向宣传方式,利用节假日吸引学生走进博物馆并开展相关活动

没有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走进学校、社区开展活动。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创产品单一。文化产业是博物馆长久发展的支撑,也是促进博物

馆发展,体现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方面。现在,许多博物馆仍然局限于主要依靠门票收入,文

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创产品单一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随着博物馆的公益性越来越凸显

如何发展好文化产业,开发出高层次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吕亦舒《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承作用浅析》)

材料二:推出镇馆之宝作招揽,邀请流量明星来代言,精心排演“博物馆奇妙夜”……一

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纷纷推出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希望

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走近那些承载历史与文化的文物和展陈。

许多博物馆在视听等体验营造上别具匠心,带着人们以各种形式追求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让观众感慨不虚此行。也有不少博物馆仍然囿于传统展陈思维和手段,没能更好地讲述文物

的故事,同时受人员限流等因素影响,活动仪式搞得热热闹闹而展览却观者寥寥。

放眼国内,不同的博物馆遭遇着“冰火两重天”;看看国外,我们的博物馆与发达国家也

有差距。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535家,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从

数量上来看,我国博物馆的数量是美国的1/7左右,相当于其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

走进博物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

现在、未来的桥梁。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博物馆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库和精神加油站。走进博

物馆,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才能拓展见识与眼界,传承文化传统,建立文

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因此,在博物馆日我们不得不重拾这个话题:怎么能让更多人走进

博物馆?

问题的答案更多要落在博物馆身上:它们在新时代如何重新打开自己?近年来,从《我

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广受欢迎的纪录片到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故宫文创

从《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此画怎讲》等短视频到充满博物馆元素的综艺节目,从“隔着玻

璃、挂在墙上”的传统展陈到富含科技元素的声光电体验,许多博物馆在努力以各种形式走近

更多人。趁着“博物馆热”,它们从管理运营到展示传播都在变革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许多博物馆成为年轻人旅游必到的“网红打卡地”,在网络时代树立了IP(互联网协议),找

到了与时代和观众高频互动的新打开方式。

然而,也有不少博物馆因为缺少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行动,或因创新步伐慢、资源禀赋差

陷入窘境。有的公立博物馆,资金充足,金碧辉煌,但对公众开放的程度有限;有的私立博

物馆,专业化和经营水平不高,资不抵债,举步维艰。有些博物馆珍藏有限,展陈低劣,沦

为地方单位的荣誉展览室,尘封在大楼的角落里;有些博物馆文物众多,却未能有效包装传

播,只能靠卖展览门票维持生存。这些博物馆纠结地挣扎在“生死线”上,不变换思路、自我

革新,就很难找到新的打开方式。

博物馆之博,不仅在于文物众多,能让人在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穆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