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安枢纽立交地涵基坑开挖深度最深达13.0m,且基坑底部为深厚的粉细砂,为承压水层(承压水水头大于15.0m),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进行降水才能保证在旱地施工和基坑安全。根据地质特点采用“深井降水”方案。 4质量控制要点 4质量控制要点 4质量控制要点 排水、降水 在开挖基坑(槽)及其它土方时,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渗入坑内;雨期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为防止边坡失稳、基坑流砂、坑底隆起或管涌、地基承载力下降、恶化施工条件等,必须做好排水、降水。 4质量控制要点 地面及场地排水 地面及场地排水一般采取设置排水沟、防洪沟、截水沟、挡水堤等方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使临时性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基坑(槽)降水 基坑(槽)降水有集水坑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 4质量控制要点 4.1河道土方工程 4.1.1河道疏浚 河槽边线基本顺直;超宽在允许范围内,且不危及堤防、已有护坡及岸边建筑物的安全。 河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欠挖和超挖均在允许范围内,河底两侧底脚线1/4底宽(不大于10 m)范围内的超挖应不影响岸坡稳定。 河道边坡宜采用阶梯形开挖,并掌握下超上欠、超欠平衡的原则,超挖与欠挖面积比控制在1.0~1.5之间。 水面以上的边坡宜采用人工或机械修整,坡面平整,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河口线整齐顺直。 弃土应输送至指定地点。 对回淤严重的感潮河段和穿越水面宽阔湖区的河道疏浚,可专门制定质量检验与评定要求和方法,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湖泊、水库等疏浚参照执行。 4质量控制要点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质量检验项目与标准 苏水基[2013]17号文,要求出泥管口伸出围堰坡脚以外的长度不宜小于5米,并应高出排泥面0.5米以上。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河槽中心线 ≤1.0 m 测量 每50 m至少测1点,且不少于5点 2 欠挖极限值 5%设计水深,且≤0.3 m 测量 以检测横断面为主,纵断面也应进行检测。横断面间距为50 m。横断面检测点间距:边坡及河底两侧1/4范围≤2 m,河底其他范围(包括纵断面)≤5 m 3 河底两侧坡脚线1/4河底宽范围最大超深值 ≤0.3 m 测量 4 中间部位最大超深值 符合设计要求和表3 的规定 测量 一 般 项 目 1 开挖横断面每边最大超 宽值 符合设计要求和表3 的规定 测量 以检测横断面为主,纵断面也应进行检测。横断面间距为50 m。横断面检测点间距:边坡及河底两侧1/4范围≤2 m,河底其他范围(包括纵断面)≤5 m 2 河坡超欠面积比 1.0~1.5 测量 3 横向浅埂长度 5%设计底宽,且≤2.0 m 测量 4 纵向浅埂长度 2.5 m 测量 5 水面以上河道边坡坡度 整体不陡于1: n,局部1: (1±5%) n 测量 每50 m至少测1点,且不少于5点 6 河口线 整齐、顺直 观察 全数 注1:依据SL 17、SL 634。 注2:1: n为设计坡度。 4质量控制要点 4质量控制要点 图1:金宝航道新开段工程 图2:三阳河河道及防护工程 4质量控制要点 4.2碾压式堤(坝)身填筑 单元工程划分 碾压式堤(坝)身填筑宜按施工的层、段划分。新堤(坝)身填筑一般以堤(坝)段轴线长100 m~500 m为1个单元工程;老堤(坝)加高培厚可按填筑工程量500 m3~2000 m3为1个单元工程。 4质量控制要点 4.1碾压式堤(坝)身填筑 工序组成 碾压式堤(坝)身填筑单元工程分为堤(坝)基清理、堤(坝)身土料填筑、堤(坝)外形尺寸等3个工序,堤(坝)身土料填筑为主要工序。 堤基清理是保证堤基与堤身结合面抗渗、抗滑要求的关键,属于隐蔽工程,施工中应从严要求,加强过程控制。 4质量控制要点 4.2碾压式堤(坝)身填筑 4.2.1基本要求 筑堤(坝)清理的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堤(坝)基表层的不合格土及杂物应清除,并对清理区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堤基表层的不合格土往往被忽视或处理不彻底,以至酿成后患,因此应认真清理。 堤基清理后进行平整压实,是为了便于堤身填筑施工,保证堤身和堤基结合面的施工质量。 堤(坝)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穴应在清理后按堤(坝)身填筑要求回填处理。 4质量控制要点 4.2碾压式堤(坝)身填筑 4.2.1基本要求 填筑前,对不同土源应分别通过击实试验(轻型击实)确定控制指标,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压实参数。 新堤(坝)填筑作业按水平层次铺填,不应顺坡填筑;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平行于堤(坝)轴线,相邻作业面应搭接,搭接坡度可采用1:3~1:5,高差大时宜用缓坡。 新、老堤结合部位是堤防加固工程最重要的部位,老堤面上的各种杂物和疏
最近下载
- 少年儿童政治启蒙的内涵、特点与培养路径.docx
-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封面及目录.pdf VIP
- [译林版]6下Unit3 A healthy diet精心梳理教案.pdf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综合(教师卷).docx
- 成都小升初数学历年真题.doc VIP
- 国防军事展览可行性方案.pptx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综合(原卷版).docx
- 第6章-隧道洞口与洞门设计[65页].pptx VIP
- 第十章 晚唐诗歌.ppt VIP
- 第十章晚唐诗歌.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