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0/NUMPAGES20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
202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北京卷)
历史·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改编题)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一座半圆形、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坛状遗迹,遗迹内层的夯筑围墙上有20道缝隙。经过模拟观测及与天文学家的合作研究,考古工作者断定,这些缝隙的用途是观测天象,以便古人确定春分、秋分等农时节气。这一发现说明(???)
A.陶寺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陶寺地区对天文现象有一定认识
C.陶寺地区是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 D.考古工作必须有实验印证的环节
【答案】B
【知识点】“万邦”时代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概括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是: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发现坛状遗迹,经研究考古工作者断定,遗迹内层的夯筑围墙上的缝隙是古人用来观测天象以确定农时节气,这直接表明了陶寺地区的古人对天文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和利用,而非遗址的政治、社会或国家形态,排除A项;虽然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农业生产有关,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陶寺地区是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是在约1万年前,陶寺遗址的年代约为4000年前,无法断定当地农业是独立起源还是外来传入,排除C项;“必须”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以上内容表明(???)
①三老、豪杰是秦朝的地方官吏 ②陈胜起义获得楚国贵族广泛支持
③司马迁肯定了陈胜的起义之功 ④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秦末大起义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可知,司马迁肯定了陈胜的起义之功,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三老、豪杰不属于秦朝政府正式的地方官吏,①错误,排除AB项;陈胜起义获得楚国贵族广泛支持,不符合题意,②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3.如果想要研究唐朝的经济,下列材料可以使用的是(???)
①“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②“粟利不及包谷(玉米),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③“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自来交子之法,久为民便。”
④“商贾到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租庸调制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描述的是唐代“租庸调制”中的“纳庸代役”制度(不服役可每日纳绢三尺),属于唐代赋税经济的内容,①符合题意;“商贾到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描述唐代“飞钱”(类似汇票的汇兑制度),属于唐代商业经济的创新,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粟利不及包谷(玉米),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提到玉米(包谷),但玉米原产美洲,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唐代不可能出现,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自来交子之法,久为民便。”提到“交子”,这是北宋出现的纸币,唐代尚未产生,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1044年,北宋以城墙、城门为界,将天下州县城内人户分为十等,此处十等仅限于城中有固定资产的工商业者,城中仍按有无固定资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①两税法规定按户等缴纳户税 ②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③户口分布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④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宋朝(中国)。两税法是唐代中后期推行的税制,核心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地理(上海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地理(四川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地理(天津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地理(云南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地理(浙江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地理(重庆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历史(安徽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历史(甘肃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历史(广东卷01)(含答案解析).docx
- 【权威预测】冲刺2025高考 历史(贵州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