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提高“理解把握古诗词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的能力2009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__【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2010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古诗词课内讲读篇目(20)3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32《望岳》(唐·杜甫)3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苏轼)34《黄鹤楼》(唐·崔颢)35《山居秋暝》(唐·王维)36《送友人》(唐·李白)37《登高》(唐·杜甫)38《卖炭翁》(唐·白居易)3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40《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0141《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0242《如梦令》(宋·李清照)0343《一剪梅》(宋·李清照)0444《诉衷情》(宋·陆游)054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06《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古诗词课内讲读篇目(20)47《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48《天净沙·秋》(元·白朴)49《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50《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古诗词课内讲读篇目(20)一、把握作者情感01《黄鹤楼》(唐·崔颢)—02这首小令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03作者登临黄鹤楼,抒发了满腔的思乡愁绪。(满怀乡愁)04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0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06《一剪梅》(宋·李清照)—(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01.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惜别之情。02.《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03.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这首小令表现了恋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送友人》(唐·李白)—(二)对友人恋人的惜别21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苏轼)—《天净沙·秋》(元·白朴)—《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4以宁静、寂寥的秋日黄昏,衬托出色彩绚丽的秋景图。3诗人饱览西湖湖光山色,由衷赞叹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6这首小令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三)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卖炭翁》(唐·白居易)—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示了封建“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四)对封建统治者的鞭笞《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1《诉衷情》(宋·陆游)—2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好友陈亮的,抒发了辛弃疾的抗金决心与壮志难酬的悲愤。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4揭示内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无奈,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5以咏洞庭湖来表达自己出仕的愿望。6(五)对功名不就的慨叹010203040506《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词的上片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抱负,表现了作者志在杀敌卫国的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