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学附中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docVIP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学附中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学附中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03年,镇江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经常镇道署呈报江苏抚院获准立案.拔荷花塘官地作为建厂地基,并暂借规银l万两。次年,从国外订购发电机、锅炉等设备陆续进行安装。因绅商居民担心破坏风水,阻挠立杆架线,郭礼征登门协商,历时7个月才架线完工。由此可知

A.国民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晚清政府积极推进洋务运动

C.中国近代化受制于多种因素 D.民族工业完全依赖外围资本

2.自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政制的经典架构被明太祖拆散。“然继体之君长于深宫,鲜习政事,凡六部所奏呈者,无法裁决,于是不能不重用作为顾问机关之殿阁大学士,因之,‘票拟’之制行矣,‘内阁’之制成矣。”据此可知,明代

A.君主专制的需要致使行政机构的变革 B.以“人治”为本的政权特征开始突显

C.内阁由顾问发展至王朝最高权力机关 D.政治体制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固定化

3.从图一(汉郡国并行图)到图二(元行省分布图)的变化,最能够反映出:

A.郡县制仍然是地方一级制度 B.地方势力是中央集权的隐患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4.近代史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争议颇多,研究资料也是种类繁多。下列材料中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评李鸿章的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6.《权端的年代》一书在介绍大萧条时宣称:“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苦……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苏联取得如此成就的内因在于

A.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热情 B.资本主义的危机带来了发展机会

C.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推动 D.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7.下图为二月革命后俄国社会革命党杂志《新讽刺》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地主问农民为什么抱着-条腿,农民回答不知道另-条腿该放哪里,因为到处都是地主的土地,他害怕地主会找他要双倍赔偿。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革命使得农民的地位逐渐提高 B.土地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C.苏维埃政权主张没收地主土地 D.社会革命党属于农民阶级政党

8.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

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

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

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9.2012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中东之春(巴以磋商重启中东和谈)、伊拉克之夏(发生系列恐怖袭击)、日本之秋(日本非法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朝鲜之冬(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10.王守仁是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据此可知,心学

A.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倾向 B.体现出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

C.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D.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1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领

B.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C.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

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

12.“(这一时期)人们不再简单去观察事物,然后下断言。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强调理性思考和判断 B.人文主义精神出现

C.神学思想得到了根除 D.理性主义思想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99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