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国道涉路施工组织设计(2023.12.23).docxVIP

318国道涉路施工组织设计(2023.12.23).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道521线如美至曲孜卡段新改建工程控制性工程

土建工程施工第一标段

里程桩号:K198+132.718~K208+200

318国道涉路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省道521线如美至曲孜卡段新改建工程

土建工程第一标段项目经理部

2023年10月

PAGE

PAGE1

目录

TOC\o1-1\h\u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总体组织安排 7

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15

5施工方案 17

6季节性施工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82

7质量保证措施 83

8安全保证措施 104

9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27

10其他保证措施 134

PAGE

PAGE92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省道521线如美至曲孜卡段新改建工程控制性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件;

(2)省道521线如美至曲孜卡段新改建工程控制性工程施工图设计;

(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4)国家及西藏自治区相关标准化文件;

(5)现场调查的工地自然条件、区域资源条件等;

(6)依据以上规范、标准、文件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1)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搞好工序衔接,力求均衡生产,确保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

(2)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施工,努力缩短工期,充分利用我公司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投入与本合同工程相适应的精良装备,组织规范化的平行流水作业。

(3)强化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强化安全管理,杜绝伤亡事故。

(4)重视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噪音、扬尘,处理好污水、弃渣、弃土,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和习惯,保障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人身和财产不因施工而受到损害。

(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6)我项目部人员进场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依据本合同段设计文件,对沿线路的地形、水文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结合现场情况,编制符合实际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项目施工。

2工程概况

2.1总体设计概况

省道521线如美至曲孜卡段新改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起点接昌都市澜沧江沿江公路(卡贡乡至如美镇段)设计终点(位于G318桩号K3431+970附近),终点位于曲登乡嘎拉组附近,接本项目的嘎拉至曲孜卡段。主要控制点为G318线、如美水电站弃渣场及堆料场、如美镇、觉巴电站、曲登乡、邦多水电站、嘎拉组、锥巴组、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2.1-1项目地理位置图

一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主线路基土石方挖方63.3539万方,填方7.4230万方,废方55.4263万方(不含超填方);主线路基排水防护加固工程5.5438万方,,沥青路面57.107千平方米;主线新建大桥204.08m/3座、中桥152.04m/2座、小桥3座,盖板17道,波纹管14道,共计31道。线外大桥29.8m/1座。长隧道1891/1座。

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行车道宽度2×3.25m,土路肩宽度2×0.50m;全线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为满足沿线水电站建设期间特殊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①刚构桥、40mT、20mT、路基下挡墙等采用特-220特种平板挂车满载荷载,②16mT梁采用装载重量100t(总重170t)的特-220特种平板挂车车型作为桥涵结构验算荷载。常规桥梁标准宽度8.0m;隧道建筑限界净高不小于5.0m,净宽9.0m。

2.2工程施工条件

2.2.1工程地质

本项目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境内,路线起于芒康县如美镇,总体向东南延伸,终于芒康县曲孜卡乡,路线沿澜沧江两岸布设。根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本项目位于Ⅶ5川藏高山峡谷区。地形地貌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澜沧江上源扎曲、子曲,均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东南流至西藏昌都与右岸支流昂曲汇合后,称之为澜沧江。澜沧江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山与宁静山之间,高山深谷,水流湍急且多石滩,为横断山脉狭窄的南北孔道之一。因此整条路线位于沟谷狭窄,两侧山体陡峻的高山峡谷地貌中。

本项目地处澜沧江河谷,横断山脉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边缘地带,按地貌分区

文档评论(0)

常青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