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区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信息快捷传递的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通、通讯的近代化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交通、通讯工具……等待着你们去创造!课后练习1.1888年,总长2000米的清朝宫廷专用铁路落成,行驶在上面的是李鸿章为慈禧太后从德国精心订制的专用列车。因害怕火车汽笛声破坏京城“气脉”,故不用机车牵引,而由太监用绳子拉着走。对此理解明显错误的是()A.当时人们的观念依旧陈腐B.朝廷带头推广火车和铁路C.慈禧太后迷信风水学说 D.李鸿章借此宣传修铁路的好处B2.1963年,高中毕业后到县城参加工作的小李想让家里给他买样东西,却又开不了口,毕竟这种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主要代步工具的东西还挺贵。小李想买的是一辆()A.三轮车B.人力车C.自行车D.摩托车C4.影响近现代交通工具在中国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因素B.区域因素C.环境因素D.技术因素B3.1906年,在海外求学的小钟收到一封家书,得知家乡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城市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的消息。小钟的家乡在()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B5.新式交通工具进入近代中国后,许多中国人对它们的了解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逐步熟悉的过程。(1)“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叭……”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一书中所描写的这种车是。(2)创作于20世纪初的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臀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3)晚清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下了“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的诗句,歌咏等现代交通工具给别离带来的新感受。人力车(黄包车)自行车火车(4)1902年,上海人议论最多的就是一种突突作响并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个怪物其实就是。(5)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次通行,自静安寺至外滩,两旁观看的人很多,但乘坐的仅24人,其中有一半是外国人。因为有“不能乘坐,坐了容易触电”的传言,所以外国人特地试给人们看,表示坐这种车并无危险。(6)上述交通工具从其牵引动力的演变看,反映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概述新式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积极影响。(课后整理完成)汽车电车*1868年9月,徐寿与其子科学家徐建寅在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了第一号火轮“恬吉”号(载重达600吨)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标解读]1.了解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发展更新的过程及其突出表现。2.认识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古代交通工具近代交通工具从洋车到自行车。1864年,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五十余尺,时速四十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近代交通工具1869年6月,中国制造的第一艘千吨轮船“万年清”号。近代交通工具1876年,由英国商人投资修筑并正式投入运营的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近代交通工具1902年3月,汽车在上海出现。近代交通工具1908年,上海的有轨电车。近代交通工具近代交通工具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设计者詹天佑近代交通工具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取得首次飞行成功。长城烽火台古代通信工具春望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古代通信工具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考:两首古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通信状况?电报机近代通信工具有线电话想一想:这些现代通信工具的发明者是谁?意大利人马可尼、美国人贝尔近代通信工具1897年,清朝邮政发行的红印花加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