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市场调研在线
傅研智尚信息咨询
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i
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
第2页/共27页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透明电极行业相关概述 3
第二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5
第三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政策分析 6
第四章、中国透明电极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分析 8
第五章、中国透明电极市场特点与竞争格局 10
第六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11
第七章、中国透明电极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13
第八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市场SWOT分析 15
第九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潜在风险分析 18
第十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分析 20
第十一章、中国透明电极市场投资可行性分析 22
第十二章、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市调研分析结论 24
第3页/共27页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透明电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第一章、透明电极行业相关概述
1.1行业定义与分类
透明电导体(TransparentConductiveElectrodes,TCEs)是一种具有高透明度和优良导电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触摸屏、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智能窗户等领域。根据材料的不同,透明电极主要分为氧化铟锡(ITO)、银纳米线(AgNWs)、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等几大类。
1.2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023年,中国透明电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ITO材料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约为65%,市场规模达到312亿元人民币。银纳米线和碳纳米管分别占市场的15%和10%,市场规模分别为72亿元和48亿元人民币。石墨烯作为新兴材料,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长迅速,2023年的市场规模为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
预计到2025年,中国透明电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5%。ITO材料的市场份额将略有下降至60%,市场规模预计为390亿元人民币。银纳米线和碳纳米管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增长至18%和12%,市场规模分别为117亿元和78亿元人民币。石墨烯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至10%,市场规模预计为65亿元人民币。
1.3应用领域与需求分析
透明电极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智能家居设备等。2023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透明电极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分别为40%和25%,市场规模分别为192亿元和120亿元人民币。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分别占市场的15%和10%,市场规模分别为72亿元和48亿元人民币。
智能家居设备作为新兴市场,占比为10%,市场规模为48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25年,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将成为透明电极增长最快的市场,占比将提升至15%,市场规模达到97.5亿元人民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份额将分别下降至35%和20%,市场规模分别为227.5亿
第4页/共27页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中透明电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元和130亿元人民币。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的市场份额将分别稳定在15%和10%,市场规模分别为97.5亿元和65亿元人民币。
1.4主要企业与竞争格局
中国透明电极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五大企业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2023年,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BOETechnologyGroupCo.,Ltd.)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销售额达到96亿元人民币。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TrulyOptoelectronicsCorporation),市场份额为15%,销售额为72亿元人民币。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FilmTechCo.,Ltd.)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销售额为57.6亿元人民币。其他主要企业还包括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uzhouSudaWeigOptoelectronicsCo.,Ltd.)和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ChinaStarOptoelectronicsTechnology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