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蜀道难》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
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
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道难》说课稿(精选5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蜀道难》说课稿1
第二单元欣赏七首唐诗,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
隐。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
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在人教社必修3编写
说明中明确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
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
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
昂;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
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
心理特征。
二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古人说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鉴赏诗歌的情感美
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是抓好朗读和背诵。朗读和背诵,对于诗歌教学来说,具有不
可或缺的意义。诗歌本来就是宜歌宜咏的,朗读和背诵,一方面可以
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理解水平,巩固理解成果。
另外,对诗歌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所能完成的,有时还需要
学生更多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参与。这样,背诵本身还具有贮
存功能,可以留待诗美的缓释。
本课说明:
1、引导学生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针对单元教学目1和目标3)
2、引导学生品味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注意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
句来谈,不能泛泛而论,进而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针对
单元教学目标2)
3、发挥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像力,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比如旅游、郊游)和读书经验来理解诗歌,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目标2、3)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法。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本首诗歌的情境中,第一段能熟读成诵。
二、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三、鉴赏本诗第一段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尝
试着运用某些艺术手法于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关键课前有充分的朗诵预习;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
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
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
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采用背景音乐古筝曲)
2、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李白。因为学生对李白比较熟悉,所以在这
里教师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增加对本篇学习
的兴趣!师生共同整理出李白的生平简历如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
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少年即显露才
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得他对
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
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
教师过渡:其实,李白的性格既有洒脱不群、追求自由的一面,
又有执著、深沉的一面。它的情感中感伤亦如影子一样与欢乐相随,
诗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及诗人性格自身的原因,使李白一些看似充满欢
乐、飘逸洒脱的诗篇中,夹杂着失望的怅惘、焦虑的痛苦与孤独的感
伤。无论是希世之叹,亦或是出世之望,乃至对现实的抨击,其中往
往寓藏着这种心态。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名篇《蜀道难》。
1、与学生交流背景资料:(课前布置的这项作业是有意识培养学
生诗歌鉴赏能力,因为诗歌鉴赏首先就要知人论世,所以训练学生这
种意识,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基础。)
2、《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写山川之
险言蜀道之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