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与评价
;
?国内外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介绍
?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评价
?小结;
新能源汽车着火频发,电池安全引起重点关注!;;
事故描述;
为什么电池系统存在安全性问题?
如何评价电池风险?;
?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评价
?小结;
8;
联合国针对锂离子电池航空运输安全要求,T1~T8八项试验。;;
?
?
?
?
?;
主要针对电池系统,相比其他国际标准,电气测试项目增加,包括温升、不平衡充电、耐压、绝缘、接地、冷却系统失效等。;
?振动
?温度冲击循环
?机械冲击?挤压
?外部火烧
?外部短路保护
?过充保护
?过放保护
?过温保护;动力电池新国标
●GB/T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
●GB/T34014-2017《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
●GB/T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GB《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可充电储能系统
?蓄电池单元按照附录B的热失控测试条件进行试验,测试对象不应发生起火、爆炸。
?蓄电池包按照附录C的热失控扩展测试条件进行试验,测试对象应满足表1中一级或二级安全要求。
?按照GB/T31467.3-2015中7.1的要求,在电池包完成且通过的振动试验后,再将此电池包按照GB/T31467.3-2015中7.9所述的海水浸泡测试方法进行试验,电池包应不起火、不爆炸。;
蓄电池单元热失控试验(附件B)
试验方法
?完成测试对象与加热装置的装配,加热功率要求见表3,加热装置与蓄电池应直接接触(参见图1),安装温度监测器,监测测试对象的正、负极柱,和各可测面几何中心的温度,温度数据采集频率要求不小于1Hz记录一个数
据,精度要求小于±0.5℃。
?将测试对象充电到100%SOC后,再对测试对象用1C电流继续充电12min。
?启动加热装置对测试对象进行持续加热,直到出现如下条件之一后,关闭加热器。
a)与加热装置直接接触的电池任何一测量点的温度均超过150℃,且测得的温升速率(dT/dt)超过10℃/s;
b)各测量点的温度超过300℃,并持续5min。
?加热过程中及加热结束1h内,如果发生起火、爆炸现象,则试验终止。;
新国标GB《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1.2016年11月国家汽标委启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强制性检测标准(GB)的制定工作;
2.2017年3月形成锂离子动力电池强制性检测标准(GB)的草案;
3.预计2017年9月形成锂离子动力电池强制性检测标准(GB)的征求意见稿;
4.制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严格要求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要求
5.将GB/T31485-2015和GB/T31467.3-2015检测项目合并,并加入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滥用情形;;
试验项目;
安全性试验项目规范
21;
序号;
序号;
序号;
标准新国标ECER100UL2580SAEJ2464;
标准;
3.4小结
u国内外动力电池安全测试标准较多,测试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机械、热、电滥用测试,根据国家或区域要求适当增减测试项目;
u测试方法和接受标准有所区别,但不起火、不爆炸是电池安全底线;
u我国动力电池安全相关标准比较全面,基本涵盖国际主要标准测试项目,需要根据电池发展趋势动态更新和完善,如热管理相关的测试项目及要求;
u我国动力电池安全测试系统、设备、实验室及研究分析平台等能力需要进一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