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之注解
一、“礼、义、廉、耻”四维之注解:
春秋时代刘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就
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贵族等级制的道德规
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统治阶
级的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
“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
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
柱子。《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
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
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
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注解:
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
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
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
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五常:仁义礼智
信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
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
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
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
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
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
1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
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
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
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
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
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
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
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三、“忠孝节义”四字之注解:
忠:《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
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近人而忠焉。”《礼记·表记》中载孔子言:“君天下,生无私,死
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爱,有忠利之教...耻费轻实,忠而
不犯”,《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
主及官吏之忠于民”。孔子讲君臣关系的侧重点,说:“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此处“忠”指臣忠于君,而在后世帝王时代,这种含
义几乎演变为“忠”的唯一含义。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
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
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
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传·昭西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柳
诒徵:忠,本指人与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
言“教人以善谓之忠”,故忠“非专指臣民尽心事上,更非专指见危
授命,第谓居职任事者,当尽心竭力求利于人而已”。
2
孝:《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孝是人可以从身边之
最近处做起的人间关系德目,被称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经》
中,子曰:“教民亲爱,莫大于孝”。“孝之为义,初不限于经营家族。”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
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最首要的
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