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曲赏析
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上海秋季卷)
四()阅读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题。8(分)
平湖乐
尧庙秋社王辉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
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①霹雳: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3(分)
2009年高考题
0(9年重庆卷)阅读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泗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
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答案借代,反问。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
自然是反问。“粉黛”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
知道属借代,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与“粉
黛”类似的有《柳毅传》“娥眉
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倾国”等
都是代美女。
与“笙箫”类似的有“丝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乐。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
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
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析《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
戏剧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
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
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
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写写
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一问:“黄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
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
第二问:“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
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既然是亘访,对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
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备考意见:诗歌鉴赏材料像今年这样直出自高中语文教材的情况,叫以说
是绝无仅有,虽然如此,但得分不一定就让人满意,特别是笫二个小题。反过来
看,今年诗歌鉴赏所设的问题,与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内容关联度极大,这说明
重视文本教学的重要性,比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