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木瓜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楂,又名木梨。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当姑娘时的姬绮是不住在朝歌城里的;
在淇水河的上游,一遍丘陵环围着平坝上,坐落着一个小山庄,淇水河从庄南环绕而过,穿过小山间的峡谷,流向东南边的朝歌;庄的四周是不大辽阔的田地,庄后的小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一坐小桥横跨在淇水河上,一条大路过了小桥蜿蜒过南面的小山,通往朝歌城中。小时的姬绮就在这个山庄里长大,她的父亲姬员外,就是这个山庄的庄主,在父母亲的呵护中,绮无忧无虑的长以了十五岁。
秋天的时候,庄飞凡遇见姬绮;驱车秋游的庄飞凡那时驭术正成,在平川飞驰已不过瘾,行得半天路后,见前方山道崎岖,便驾车山进了这别样的洞天府地。
头冒白气,汗透衣衫的庄飞凡驾车的姿势很是好看,从岭上飞驰而下时,那风把他宽大的衣袍鼓得如旗子一般的荡了开来,整个人如同是从天上降下一般,英俊高大的庄飞凡就是以这样一个形象映进了姬绮的心中。
十五岁的姬绮当时正爬在路边的一棵木瓜树上摘木瓜呢,当庄飞凡的车慢下来走过树下时,她不由得赞出声来了:“真好呵!”听见赞声的庄飞凡,四下望了望,直到又一阵笑声飘进耳中时,才看见了在绿叶丛、黄金果中正裹着一张粉红的笑脸朝他看呢:“嘿,小姑娘,这近处有水吗?渴坏了。”“呵呵,要到河边才有水的,可这里有木瓜,你要吗?”姬绮跳下树来,笑盈盈递了两个黄灿灿的木瓜过来,庄飞凡才把姑娘看清,刚长成的高挑的个子还略显单薄,可上树下树的动作却很灵巧轻盈,上着绿衣下穿白裙,只是白裙上着了些树干上的污尘,但丝毫也不影响那裙的飘逸,尘污的斑痕倒使得风中飞的裙子更像一只白蝶在起舞。
庄飞凡擦了擦头上汗,伸手接过了木瓜,却痴痴的看着绮没有了话,绮看见他那种神态,也没了言语,低下了头,心中像被什么狠狠的撞开了似的,一下清亮了许多,良久,才觉得有点不对呢,说道:“你坏,不理你了。”转身朝林中跑去,“等等,我叫庄飞凡,你叫什么名字?”着急了的庄飞凡一边从身上扯下一块琼玉佩来,一边大声的叫着,姬绮止住脚步回过身说:“我是姬绮,就在桥那边的庄中住。”跳下车来的庄飞凡走过去说:“多谢姑娘的木瓜了,这块玉就送与姑娘吧!”“不行,那太贵重了。”姬绮退了两步,一转身钻进了林中,急得庄飞凡大声的叫道:“那我感谢这棵木瓜树了,我挂在树上了。”“随你便哪。”林中飘出绮的声音,接着就是一串笑声飘出。
自那以后,庄飞凡就常常驾车去那个山庄玩了,每一次去,他都能在那路边的树林中遇见绮;春天时,会有一枝枝桃花送他;夏天时,甜甜的桃子和酸酸的李,也成了他车上的常载之物。而每一次,他都要在树上挂上随身佩的玉来回赠绮,他知道绮喜欢,但总是不能亲手接去的。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又一季桃花开时,庄飞凡娶到了姬绮。
鉴赏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往今来解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