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基础课时2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标要求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为例,会设计实验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会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3.理解元素周期律及本质。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规律: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1→8,第一周期除外)。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规律: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不包括稀有气体)。
3.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图示如下:
规律:①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升高(+1→+7,O和F无最高正价);
②元素的最低负价由第ⅣA族的-4价逐渐升高至第ⅦA族的-1价;
③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结论
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原子序数为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化合价
答案B
解析A项,原子序数为3~10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都为2;C项,除了10号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外,3~9号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D项,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
2.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Na B.Si
C.S D.Cl
答案A
解析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逐渐减小,所以Na的原子半径是最大的。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也递增的是()
A.C、N、O、F B.Na、Be、B、C
C.P、S、Cl、Ar D.Na、Mg、Al、Si
答案D
解析A项和C项原子序数递增,而A项中F无正价,C项中Ar的化合价为0价;B项中的原子序数不完全呈递增趋势;D项中原子序数和最高正化合价均呈递增趋势。
【题后归纳】
H最高价为+1,最低价为-1;O无最高正价;F无正化合价。
二、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探究素材]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镁合金因为抗腐蚀性能优越,硬度大密度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中;生活中铝合金制品应用非常广泛。
问题:你能分析比较镁和铝金属性强弱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探究]
实验Ⅰ钠、镁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Na、Mg与水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
实验操作
现象及解释实验①: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红,钠与冷水剧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实验②: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溶液变为浅红色。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能与沸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H2Oeq\o(=====,\s\up7(△))Mg(OH)2+H2↑。
实验结论金属性:NaMg。
实验Ⅱ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Mg、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现象及解释实验①: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实验②: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
实验结论(1)NaOH是强碱,Mg(OH)2是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2)金属性:NaMgAl。
结论延伸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如Al(OH)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实验Ⅲ硅、硫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Si、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Na2SiO3+H2SO4===Na2SO4+H2SiO3↓(白色胶状沉淀)。
实验操作与现象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实验结论
酸性H2SO4H2SiO3;元素非金属性强弱:SSi。
结论延伸已知Si、P、S、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为硅酸(H2SiO3为弱酸)、磷酸(H3PO4为中强酸)、硫酸(H2SO4为强酸)、高氯酸(HClO4为强酸,酸性强于H2SO4)。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lSPSi。
[问题讨论]
(1)根据实验Ⅰ和Ⅱ的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结合原子结构解释金属性强弱。
提示金属性:Na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 3D打印技能竞赛备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 耳鼻喉科品管圈PPT-降低鼻内镜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