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1原子核
【考点归纳】
考点一:天然放射现象
考点二:原子核的符号、质子数和中子数
考点三:原子的质量数的计算
考点四:原子核组成的综合问题
考点五:α、β、γ三种射线性质的比较
【知识归纳】
考点一、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
2.物质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作天然放射现象.
3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或等于83的元素,有的也能发出射线.
考点二、射线的本质
1.α射线:
(1)是高速粒子流,其组成与氦原子核相同.
(2)速度可达到光速的eq\f(1,10).
(3)电离作用强,穿透能力较弱,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
2.β射线:
(1)是高速电子流.
(2)它的速度更大,可达光速的99%.
(3)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3.γ射线:
(1)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在10-10m以下.
(2)电离作用更弱,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考点三、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中子的发现: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一种质量与质子相同,但不带电的粒子,称为中子,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3.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4.原子核的符号
5.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组成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它们互称为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eq\o\al(1,1)H、eq\o\al(2,1)H、eq\o\al(3,1)H.
技巧归纳:α、β、γ三种射线的比较
种类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组成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高频电磁波)
质量
4mp(mp=1.67×10-27kg)
eq\f(mp,1836)
静止质量为零
带电荷量
2e
-e
0
速率
0.1c
0.99c
c
穿透能力
最弱,用一张纸就能挡住
较强,能穿透几毫米
最强,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厚的铝板
电离作用
很强
较弱
很弱
在磁场中
偏转
偏转
不偏转
【题型归纳】
题型一:天然放射现象
1.(2023·湖北武汉·三模)下列哪些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能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结构()
A.粒子散射实验 B.天然放射性现象
C.氢原子光谱 D.光电效应
【答案】B
【详解】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而产生的,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释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
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共有三种
C.放射线中有带负电的粒子,表明原子核内有负电荷
D.放射线中有带正电的粒子必是氦核流
【答案】C
【详解】A.放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释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三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放射性物质放出的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带负电,β射线是中子转变成质子时释放出的电子,原子核中原本并没有电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放射线中带正电的是α射线,也即氦核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1-22高二下·广东珠海·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并提出光子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玻尔原子能级理论较好地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D.居里夫妇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的衰变过程,原子核衰变有α、β、γ三种
【答案】C
【详解】A.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A错误;
B.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错误;
C.玻尔原子能级理论认为氢原子跃迁时,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都对应着一定的频率,所以是线状的,较好地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故C正确;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的衰变过程,原子核衰变有α、β两种,故D错误。
故选C。
题型二:原子核的符号、质子数和中子数
4.(2020·上海·模拟预测)核电荷数Z不能表示()
A.相应元素在周期表上的顺序编号 B.中性原子内电子的个数
C.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 D.原子核内中子的个数
【答案】D
【详解】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也等于元素周期表元素序数,对于中性原子来说,也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i5622V100 (海思AX3000低成本路由器wifi芯片)用户指南.pdf
- 2023年保安员笔试考前题库5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4年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2012款陆风X8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doc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安徽专用)专题08 解答题压轴题(几何综合(一)(学生版).docx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doc VIP
- 2016年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doc VIP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书.doc VIP
- (完整版)军事地形学.pptx
- 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