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完整版)军事地形学.pptx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学;第一部分: 军事地形学基本常识;第一章 地形对军队行动的影响;地形的概念及类型;我国地形类型;地形对军队行动的影响; 平原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平原地形,以平坦广阔的地貌要素为主导要素形成的地形。一般指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差在50米以下,坡度平缓、起伏很小的以平坦广阔的地貌为主的地形。其地形要素的特点是:河渠较密,水源丰富,水利设施较完善;居民地密集,经济发达;道路成网,交通便利,农田耕地成片,森林覆盖较少,但经济作物发达。 ; 平原利于机动,便于装甲部队从行进间发起进攻,交通枢纽,道路交叉口、桥梁和居民地对控制对方的作战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小高地、土堆、土堤具有一定的制高和掩蔽作用。 装甲车辆和其他战斗车辆暴露行驶的距离长,有利于反坦克武器及其他武器的瞄准射击,土质利于构筑工事,便于改造地形限制对方机动。;山地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 山地是高差大于200米,坡度较大的地表形态。这种地形上,起伏连绵,多绝壁悬崖,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居民地区沿河谷分布,密集的大居民地稀少,道路网不发达,主要干线公路少且等级低,坡度方向变化大; 山地地貌上覆盖有森林时,则形成山林地形。在热带则形成热带山林丛林。; 山地障碍作用强,便于防守。以阻滞敌人,延缓敌人的进攻速度;,隐蔽条件好;不便于观察、。山地坡陡谷深,影响部队机动,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动和展开;进攻力量难以集中,有利分散徒步,不利于协同作战,因而指挥不便,难以速决,故不利于进攻。;丘陵地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丘陵是丘岗起伏,高差小(一般在200米以内)、坡度和缓,没有明显脉络联系的地貌形态。丘陵地地形是以丘陵地貌为主叠加其他各地形要素的地形。; 丘陵坡缓谷宽,道路较发达,便于机构化部队作战,利于穿插、迂回分割;丘岗间观察射击条件好,便于相互支援,阵地的坚韧性强;便于隐蔽和伪装;便于直射火器作超越射击,便于通信联络的指挥。所以丘陵地形宜于守,也宜于攻,是适合于大兵团作战的地形。;居民地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 人类的集聚定居的地区叫居民地。居民地按其性质与人口数量的多少分为城市、集镇、村庄。城市通常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地交通枢纽。人口众多、建筑高大密集而坚固,建筑设施较多,交通方便。 集镇相对城市而言,范围较小、人口较少、 村庄是较小的居民地,人口不多,房屋矮小,多平房院落。; 居民地形,建筑物密集,障碍作用强;不便发扬火力,不便于指挥;极易隐蔽;高层现代建筑,结构坚固,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战时房屋易于倒塌、起火燃烧;水管、煤气管道容易破裂,引起火患,爆炸和中毒;城市便于组织立体防御,攻防均易形成巷战,战斗进程缓慢,使得进攻者兵力增加等。;第二章:地图基本知识;南沙各国占领图;地球上的各点; 以格林威治为起点(0度),从西向东每6度为一带,这样地球共分为60带。;第二节:地图分幅与编号;;;每幅1:100万地图 划分为 4幅1;50万图; 36幅1:20万图 144幅1:10万图 ;;1:10万地图分幅与编号;1:10万地图分为1:5万、1:2.5万地图分幅与编号;地图编号说明;    图   号;通过以上的划分,我们就可以知道某幅地图的所以位置了;;;;第四节:地图坐标;; 在此图基础上作纵横交叉的平行网。就得到这样的图形(坐标网);;;;’;图上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的标定;  地面某点的经、纬度数值就该点的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是以每带为一个体系,中央经线为X,亦道为Y,原点为0,以公里为单位的坐标 网;  小桥坐标   X66 Y47 (X66 Y47 9);;第五节: 地图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         比值小的比例尺就小   如 1:10000 > 1:15000   比例尺越大地图所包括的面积越小   比例尺越小地图所包括的面积越大 ;图上距离的量读;图上距离量读;不同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第三章:地图识别;(一)地物符号的特点;2、与侧面形状相似;3、与有关意义相近;(二)地物符号的分类;1、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2、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3、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4、说明符号和注记;( 三 ) 地物符号的规定;说明和注记符号的种类;地物符号的规定( 颜色规定 );地物符号的规定( 颜色规定

文档评论(0)

学习与办公资料小助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上传一些学习与办公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