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宋代文学
;一、简介;一、简介;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2700多首,杨万里4000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1400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
;二、宋代文学概述;
2.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1)农业
农民获得了喘息机会,广大农村从劳乏困疲中解脱出来,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的富裕景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呈现为与之相应的兴盛。
(3)冶矿、纺织、瓷器、印刷业也都迅速发达起来.并逐渐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繁华都市。;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大量书籍得以迅速刊行于世,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扩展了文人学者的视野,提高了他们著书立说的兴趣,以致私家著述纷纷问世,其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开封、杭州、成都、扬州等大城市的日益繁盛,这为宋词的创作扩充了题材,丰富了内容。
并由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促成了民间说唱技艺的高度发展,使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迅速兴盛起来。;3宋代思想界提倡“道学”或“理学”,讲究“推理以存义”。
这种学术空气弥漫开来,就使宋代诗文创作带有较浓厚的说教色彩,文意刻露。“唐诗主情,故多蕴籍。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宋代诗文的这一特殊风貌,与多为言情的唐代诗文比较,恰成鲜明的对照。
;三、宋代文学的特征;到南宋陆游、辛弃疾等多数作家的大量作品里,更充满着爱国忧国之情。
而到南宋灭亡前后,文天祥等作家的诗文里,这种感情就更加强烈。
这这一特色,是宋以前文学所没有的。
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感染着后来的读者???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2词的兴盛
李清照称词“别是一家”,除了词要合乐外,主要指词的内容和风格都与诗不同。
到了苏轼手里,以诗为词;
到了辛弃疾手里,以文为词,打破了词和诗文的界线,扩大了词所反映的生活领域,从而使词成为宋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
;3“说话”、“讲史书”的出现
“说话”——
以小说、讲史最受人欢迎。
“讲史书”——
讲历代史传战争兴废之事。
;说话的底本称话本。
说话在唐代已经出现,到宋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代的话本反映市民生活,使小市民成为话本的主角。话本由说话人用当时的口语和浅近的文言词语来讲说,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它刻画人物,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胜于过去文言小说里记述的语言。;4北宋提倡古文,继承韩愈《原道》的道统说。
韩愈论文是文道合一的;
韩愈的古文,有提倡“文从字顺”的一面,又有主张“沉浸浓郁”、追求词藻、用险难字的一面。;欧阳修领导古文革新运动,所讲的道,不限于以儒家的仁义为道,他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认为应从关心百事中求道;
欧阳修的古文,避难取易,力求平易畅达,开一代风气,加上追随者的响应,就使宋代散文的发展不同于唐代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四宋代各个时期文学;苏舜钦的诗,笔力豪俊、超迈横绝,好作古体,内容多结合当时现实。
欧阳修学韩愈的以文为诗,又受李白诗的影响。但韩诗矫健,欧诗舒畅,风格不同,这时开始显出宋诗的特色。;2散文
北宋初期的散文,仍袭五代浮靡的文风。
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对“道”与“文”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文“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平易畅达,有情韵之美,开创了一代文风”。他奖引后进,在他周围,团结了曾巩、王安石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等人,使宋代散文有了空前的发展。
;3词
北宋前期的词,代表作家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等。晏、欧的词主要是小令,多写闲情逸致,词风则承袭五代,受南唐冯延巳影响尤深,但基调有所变化。;晏词趋向雍容淡逸,和雅温婉;欧词较为疏宕俊朗,深挚清丽。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长于铺叙,不避俚俗,以白描的手法,极写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尤工于羁旅行役”,且多以同情态度描写伶工乐妓的生活和愿望,发展了词体,扩大了词境。但也时有下笔率易、迹近淫靡之病。;柳永的词作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当代著名学者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