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考点7.2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学生版)_1.docx

考点7.2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学生版)_1.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表达方式

知识复习+中考链接+课堂练习

知识复习

“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叙述事件、经历、人物等,展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双腿瘫痪后与地坛的相遇,以及在地坛中的思考和感悟。“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通过平实的叙述,将读者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

1.记叙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2.记叙的人称

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的作用: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2)第二人称的作用: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当代作家刘心武也认为,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如2013年北京中考《洞茶》一文的第12段,“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母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作者运用拟人即第二人称的手法,生动的写出自己对洞茶的思念之情。散文中第二人称的作用是考点,需要重点掌握。

(3)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描写的种类

(1)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人物描写的手法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正面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描写。

EQ\o\ac(○,1)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EQ\o\ac(○,2)动作描写。能体现人物的动态和情感。

EQ\o\ac(○,3)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境、幻觉表现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eq\o\ac(○,4)肖像描写(神态及外貌)。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侧面反映了人物的品行。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①渲染氛围: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气氛,让读者更好地沉浸在作品的情境中。

②烘托人物心情:环境与人物的心情相互映衬,环境的变化可以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

③推动情节发展:环境描写可以为情节的发展提供契机和动力。

④深化主题:环境描写可以帮助深化散文的主题,使作品更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3)细节描写

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动作的细节描写,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

(4)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下,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抒情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常考的几种: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情感或思想。作者将自己的情感、理念等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上,使这个事物具有了象征意义,成为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议论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