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除灰专业技能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100题)
1.焊缝检测方法有外观检查和致密性检查两种。
2.管钳以长度为规格。
3.常采用的机械传动方式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轴传动。
4.阴极小框架的作用固定电晕线、产生电晕放电、对电晕极进行振打
清灰。
5.振打系统常见故障有掉锤、轴及轴承磨损、保险片、销断裂、振
打力减小、振打电动机烧毁、振打锤犯卡。
6.联轴器不仅能传递扭矩,还能补偿机件安装制造误差、缓和冲击
和吸取振动。
7.对轮找中心常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
8.泵与风机是把机械能转变为流体的动能和势能的一种动力设备。
9.煤的含硫量,直接影响粉尘的比电阻。
10.滚动轴承装配在箱体时应采用基轴制。
11.电除尘器的入口烟气温度不允许超过400℃。
12.火电厂除灰方式一般有气力除灰、水力除灰和机械除灰三种方
式。
13.停炉检查电除尘器,一方面要检查阴极线的断裂情况,不宜更换
的应剪掉。
14.影响流体密度和重度的因素有温度、压力。
15.炉底渣系统重要设备涉及水封槽、双口W型过渡渣斗、液压关断
门、刮板捞渣机、单辊式碎渣机、渣浆池、渣浆泵、脱水仓。
16.捞渣机的构成重要涉及捞渣机本体、刮板及链条、上下导
向轮、传动装置、张紧装置、行走轮、电气系统、供水管路
及过载保护装置。
17.我厂一期机组锅炉飞灰解决采用的是德国MOLLER公司设计的
双套管紊流浓相正压输送系统
18.金属的物理性能涉及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
磁性;。
19.为了保证除灰管道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在选择除灰管道的材料和
拟定管壁厚度时,都要充足地考虑耐磨因素。
20.阀门阀杆与阀盖间是依靠填料来密封的,填料的选用就根据介质
压力和温度的不同来拟定的。
21.实际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阻力可分为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22.仓泵是一种充气的压力容器,以压缩空气为输送介质的动力,周
期性地排放干态细灰的输送设备。
23.配键时,使用材料的强度、硬度应略低于轴。
24.我厂一期电除尘器设有四个电场16个灰斗,每个电场四个灰斗;
省煤器有4个灰斗;空预器有6个灰斗。
25.我厂一期每台炉飞灰输送提成7个单元,二期每台炉飞灰输送提
成6个单元。
26.我厂一、二期输灰系统各设计有3座灰库,其中每台炉各1座粗
灰库,两座粗灰库对两台炉粗灰互为备用,通过库顶气动分路阀进
行切换;一座细灰库为公用。
27.我厂二期三座灰库共设有4台灰库气化风机,3台运营,1台
备用。
28.灰库气化风机是为灰库内的库底气化板及卸灰装置提供经电
加热自动加热过的气化风。
29.输灰系统的输送压缩空气由输灰空压站内的输灰空压机提供,
我厂二期两台炉共设6台喷油螺杆空压机,一期两台炉共设3台
无油螺杆空压机。
30.每座粗灰库底部设有3个排灰口,一路经电动给料机到干灰散装
机,直接装密封罐车;另两路经电动给料机接至湿式搅拌机,将灰
加水搅拌成含水15~25%左右的调湿灰,用自卸汽车运至灰场。
31.我厂每台炉设2台渣浆泵,一台捞渣机,一台碎渣机,两台炉公用
两台脱水仓,一台浓缩机,三根渣管,三根冲渣回水管。
32.空压机干燥器的结构涉及2个塔,当有空压机排出的压缩空气流
入到运转塔时,另一个塔处在再生状态。
33.全厂所有输送、控制及杂用压缩空气,均由空压机提供。
34.输送、仪用和厂用压缩空气还分别设有贮气罐。
35.空压机除油过滤器由外壳和滤芯组成。
36.螺杆式空压机的四个工作过程为进气过程、封闭和输送过程、
压缩及喷油过程、排气过程。
37.螺杆式空压机的优点是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方便、动力平衡性好、
适应性强、多相混输。
38.冷冻式干燥机采用了降温结露的工作原理,重要由热互换系统、
制冷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39.捞渣机轴承正常配合间隙为0.02mm,联轴节轴向间隙为
1mm,径向间隙为0.03mm。
40.碎渣机的基本构成由水封式回转式的齿形辊子和固定的耐磨
衬板组成。
41.碎渣机在停运前,应保证碎渣机内无积渣,防止下次起动时带
负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