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 .pdf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 .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学

设计(含教学反思)范文合集

第一篇: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

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渚”、“轼”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3个生

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

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

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2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

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

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

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

2.师板书课题

3.古诗词三首

3.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

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

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醉书》是诗;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

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学习《宿建德江》。

1.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

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

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

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

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2)介绍建德江。『puXuewang.com』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

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

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

以看出来呢?

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

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

你说孤独不孤独呢?

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

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呢?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

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

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

作对,流连忘返

(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

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

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

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

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

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

文档评论(0)

155****24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