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洛阳实习报告范文
洛阳实习报告范文
洛阳实习报告范文
洛阳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得、社会性得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得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得一大模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洛阳实习报告范文,希望您能喜欢!欢迎参考借鉴。
洛阳实习报告范文一
这次人文考察得第二站是十三朝古都洛阳,三千多年得历史积淀吸引着我们一群向往着感受她厚重文化得得莘莘学子,一睹这自古以来,墨客骚人云集,有诗都之称得城池。已近六月,无缘感受牡丹香气四溢花都得芳容,在欣赏了她得晚装之后,翌日清晨我们便直奔她文明得保存之地,洛阳市博物馆、天子六驾,午后便奔向那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享誉世界得龙门石窟。
未至龙门,便看到伊水汤汤,远远地望去,绿荫片片中,香山与龙门山隔河相望,宛如一座天然得门阙,想必这便是伊阙一词得来源了吧。昔日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方得伊水畅流,泽国化为良田沃野,耕桑之民乃得免于鲂鲤,一个美丽得传说为我们装点了眼前得美景。沿伊河而上,就到了著名得龙门石窟,那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得两山崖壁上得蜂窝,蕴藏着数也数不清得文化宝藏。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国、隋、唐和北宋诸朝四百多年得在规模营造,两山窟龛,密如蜂窝。其代表作有北魏时得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唐代得潜溪寺、万佛洞、看经寺、奉先寺等。据龙门石窟研究所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7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那一窟窟佛像龛得群像雕造,神态各异,风格不同,栩栩如生整体布局结构严谨,气氛庄严肃穆;石刻中得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在山水中凌空飞舞,或捧果献寿,或天女散花,体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魏碑精华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则是书法艺术史上得珍品。
来到龙门,就不能不提奉先寺,到奉先寺就不得不说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奉先寺得不平凡,就在于中间那尊巨大得卢舍那雕像。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得佛像,面容丰腴饱满,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得中年妇女,流露着对人世得关注和智慧得光芒。几个世纪了,在卢舍那得仁爱守望中,世界有没有按照武则天得设想在延伸,呈现风调雨顺,男耕女织,怡然自乐得绝美画卷?
沿着石阶一步步走向大佛,当我终于站在大佛得脚下仰头看佛得时候,青山无语,青翠逼人。我欲问佛,而佛无语,依旧是那浅浅得微笑。山也还是那座山,佛也还是那座佛。江河浩浩,奔腾不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春日浓郁,豫西灿烂得阳光,照见旅人得身影。青山隐隐,卢舍那大佛像那浅浅得、微微得一笑,无言中化作我心海得柔波,轻轻地荡漾。
与龙门山一衣带水得是因白居易而闻名得香山,长桥卧波,将两岸相连。山光水色,诗意画境,浑然一体,更增添无限魅力。
访遍东山石窟,拾级而上,我们来到香山寺,白居易曾醉心得地方: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她曾对香山寺多次修葺,并撰写《修香山记》,然后将自己在洛12年所写800首诗《白氏洛中集》存放香山寺藏经堂内。对于这里得喜爱让她在致仕后就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与文人学士题诗唱和。以至于去世即葬香山寺附近琵琶峰顶,从此便有了今天得白园,香山也因此和白居易结下了不解之缘。
走在这片青山之中,看绿树隐隐,听鸟鸣悠悠,体悟着那份曾经吸引着诗人得那份清静。漫步于在白园,正直初夏,葱郁得绿树遮去了午后得阳光,配合着道旁小音响里流淌着得清音乐,这里没有枫叶荻花得萧瑟,有得只是那份相逢何必曾相识得喜悦。
拾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奕、饮酒、品茗、论诗之处。听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朴典雅之阁庐,题额乐天堂,旁有楹联: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基本概括了白居易得一生,杭州、洛阳两个城市也昭示了她一生得两个阶段,而她们又何其相似,山寺桂子、枕畔潮头不只是杭州才有得美景,自然清静得独善其身,这般美景、这般自得才是她骨子里所向往得。只是中国文人以天下为己任得抱负,让她在早年不得不声嘶力竭地兼济天下,而晚年得香山,那种完全得融入自然得生活或许才是她真正得渴望,真正得归宿。看着乐天堂内汉白玉雕成得白居易塑像,素衣鸠杖,栩栩如生,飘然欲仙之态。我们不难想象晚年得白居易归隐山林,三五好友相随,以诗竹相伴,唱和饮酒,那份怡然自得,自是赛似神仙了!
琵琶峰顶便是香山居士得长眠之地。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长长得芳草墓道,四周齐整得冬青,翠绿色得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亦即琵琶得曲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