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莒县花生种植中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及其针对性防治策略.docx

莒县花生种植中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及其针对性防治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莒县花生种植中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及其针对性防治策略

摘要: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花生种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莒县是山东省花生重点产区,花生品种多,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全县的丘陵地区。莒县花生具有品质优良、出口量大、生果皮薄、出米率高、生米色泽红润、体质细腻、味香浓都、松脆可口、出油率高等特点。同时,莒县花生种植技术先进,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确保花生的高产和优质,推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花生;莒县;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对花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不仅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还会严重影响花生的品质与安全性。为应对这一挑战,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不仅能有效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强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控,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花生产业的健康稳定,为农业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1花生种植概况

花生是全球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显著地位。莒县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花生作物的栽培与发展。莒县地处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主要为潮棕壤、河潮土与水稻土,这些土壤富含养分,排水性良好,为花生生长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莒县的气候特点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适中,降水量适中且分布均匀,为花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花生在莒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现已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莒县花生种植面积广泛,总产量高,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花生主产区之一。

莒县主要种植的花生品种包括早熟且高产的大花生及小花生品种,如日花1号、花育36号等优质品种。莒县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是采用机械化垄作技术,涵盖了双行覆膜与单行覆膜两种垄播模式,实现高效种植,有效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花生在莒县的经济价值明显,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花生的市场地位重要,是食用油和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花生生长发育特点明显,生长周期长,关键生长期包括播种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花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恰当的施肥与灌溉管理措施对于提升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具有关键作用[1]。

2花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2.1青枯病

花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青枯病是较为严重的一种。该病主要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症状表现为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病株的地上部分最初表现为主茎顶端叶片在中午时分因失水而萎蔫,随后全株叶片自上而下迅速干枯下垂,直至整株植物因青枯病而死亡,此时叶片虽失去光泽但仍保持青绿色。病菌从主根尖端开始向上扩展,导致根部变黑并腐烂,对花生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青枯病的发病规律与多种因素紧密相连,包括气候条件、耕作与栽培管理措施以及花生品种的抗病性。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在防治青枯病方面,首先应采取合理轮作,不应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或与纹枯病高发的水稻田进行轮作,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其次,进行种子处理,如晒种和拌种,可以提高种子的抗病性。晒种能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拌种可以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量的0.3%~0.5%进行混合,密封24小时后进行播种。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每亩地使用60~75千克药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以遏制病害扩散[2]。

2.2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花生生长的病害,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在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这些病斑会逐渐扩大并最终环绕整个茎部,导致茎秆腐烂,叶片失绿枯死,最终整株枯死。此病对花生危害严重,不仅导致产量下降,还极大影响了花生的品质,给农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菌主要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传播途径包括土壤、种子以及病残体,从花生茎基部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

为有效防治花生茎腐病,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实行合理轮作,避免重茬种植,减少病原菌积累;进行种子处理,如晒种以提高种子活力,将种子以0.3%的比例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进行拌种处理,堆闷2~3小时后播种,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菌;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中耕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病害初期,可喷洒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防治,每亩用量为50~60千克,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确保喷雾均匀覆盖,使药液能够充分接触到茎基部,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3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与褐斑病两种,是花生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这两种病害均会导致花生叶片出现病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花生品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